展示“她”力量 绽放“她”风采
文章字数:6151
编者按
芬芳三月,巾帼如歌。春天是绽放的季节,春天属于爱,属于心底洋溢的喜悦和创造的能量,也属于女性。在3月8日,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来自基层的女性,讲述她们在平凡岗位上贡献出不凡力量的故事,彰显广大妇女群众在我市加快打造“一都四区”、全力推进商洛高质量发展中绽放出的时代风采。
用爱诠释教师本色
本报记者 方 方
余紫燕在省级教学能手示范课上讲课
在教育的田野里,无数教师默默耕耘,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滋养着学生茁壮生长。镇安县城关小学教师余紫燕就是其中的一员,从教二十七年来,不仅在教学上严谨认真,更是在生活中关心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教师的职责和担当。
余紫燕是镇安县云盖寺镇人,1997年7月毕业后,先后在镇安县云盖寺镇明星小学、云镇小学和镇安县城关小学任教。多年来,她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学校语文学科教学上的带头人,经过她的不懈努力,荣获了“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陕西省教学能手”“商洛市教学名师”“镇安县师德标兵”“镇安县优秀班主任”等多个称号。
“雄鹰选择了蓝天,是为了展翅高飞;鱼儿选择了大海,是为了遨游万里;我选择当老师,是因为感恩与热爱。”余紫燕说。小学时她有幸遇到了班主任刘老师,记忆中刘老师是一位充满智慧、慈爱的好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课堂教学风趣,关爱学生,老师的无私奉献也影响到余紫燕,儿时的她便许下心愿:“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当刘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首先业务能力得强,有好的教学经验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随着课改的深化,要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余紫燕每学期订阅教育教学杂志,了解教育新动向,掌握教学课改的新方法,让“启发式”“快乐教学法”走进课堂。她还组织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并把青年教师培养为“学科带头人”,为语文教研注入新鲜血液。
除了自学新知识,余紫燕积极参加全县组织的各类培训,听取专家报告,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我始终坚持在教学能力上下功夫,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余紫燕说,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自主发表见解,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展示自我,在发言中找到自信。在她的努力下,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带的两届毕业班,在全县会考中语文成绩两次荣获全县第一名。
2011年11月,余紫燕作为商洛市唯一教师代表,在陕西省首届小学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活动中被评为“陕西省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标兵”。之后陆续获奖,西安多所名校向她抛来橄榄枝,面对优厚的待遇和薪资,她都婉言谢绝。余紫燕说:“身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镇安人,我愿扎根家乡,为城关小学奉献自己毕生的心血,竭尽所能为家乡的孩子指引方向。”在教育理念方面,余紫燕坚信“因材施教”的原则,她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面对基础较差的后进生时,认真寻找其身上闪光点,给予他们自信。余紫燕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使命,用无私的爱去温暖、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2010年,学生小洋家里发生火灾,损失惨重,一度悲观失望想放弃学业,为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难题,余紫燕发动班里的学生和自己的亲属为小洋一家捐款捐物,积极为他争取助学岗位。小洋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放弃辍学念头,反而更加勤奋上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2021年,学生小华在课间活动时不慎摔倒腿部骨折,住院期间,余紫燕每天给学生打两次电话询问情况,并组织班里学生给小华录制师生关爱视频。得知小华恢复时间过长,余紫燕会通过视频连线、家访、发送讲题视频等形式帮助他补习功课,并且抽时间陪伴他进行腿部康复训练,鼓励他早日重返校园。除此之外,每次学校组织的爱心活动,余紫燕都积极参与,自主捐书捐物,奉献爱心,从教以来,她用心用情,爱生如子,而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一朝为师,终生牵挂。要认认真真做新一代‘人梯’和铺路石,要做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余紫燕说,未来的教学生涯中,她将一如既往地用爱心和耐心点亮学生的求知之路,用无私的奉献诠释教师本色。
平凡岗位绽芳华
本报记者 胡 蝶
陈颖蕊正在认真做学习笔记
39岁的陈颖蕊,曾荣获商南县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并记个人三等功,现任商南县富水镇党政办主任兼妇联主席。“我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更是妇女群众的‘姐妹’‘娘家人’。”她说。
从事妇女工作以来,陈颖蕊一直秉持着“服务于大局、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妇女”的工作宗旨,牢牢抓住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提升妇女形象的工作主线,当好妇女工作政治思想的宣讲员、传播员。她积极为辖区9名“两癌”患者女性多渠道争取各类补助资金20多万元,参与协调处理家暴事件5件,走访困难女群众和留守儿童32户,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妇女事业发展增光添彩,树立了妇联干部良好形象。
为了尽最大努力做好妇女群众的“贴心人”,陈颖蕊带领同事多方式、多渠道为妇女儿童做好事、解难事,如通过庆祝“三八”妇女节、健康母亲行、讲好家风故事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妇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分类建立好各类妇女儿童工作台账,扎实推进每年至少两次的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测救助。陈颖蕊还带领镇妇联干部积极开展对特殊困难妇女儿童的关爱行动,尽可能将涉及妇女群众的矛盾化解在基层。
2023年4月,一名50多岁的女性在镇政府院内寻求妇联帮助,陈颖蕊随即将她领至办公室了解详情。原来,该周姓妇女长期遭受丈夫家暴并禁止在家居住,在投奔亲友后,其丈夫又赶至亲戚家中对其进行辱骂殴打,也曾报案,但最后均以调解处理而结束。近期,她投奔儿媳处又再次遭受丈夫上门殴打,听到社区妇联会让其到镇上寻求帮助后,想来试试看能不能为其提供帮助。听完该周姓妇女的陈述,陈颖蕊迅速和该妇女所在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及村妇联主任联系,初步对反馈情况进行了解,并带领镇妇联干部到其现在所住之处进行走访核实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其丈夫殷某。在见到双方当事人后,陈颖蕊从家庭、亲情、法律等多角度对双方进行调解,但男方态度恶劣且在办公室就欲殴打该周姓妇女,被制止后拒绝调解并离开。经与该周姓妇女深入交谈,陈颖蕊发现该周姓妇女与殷某只存在事实婚姻,未领取结婚证。陈颖蕊现场咨询了法庭工作人员后发现也无法办理离婚手续,劝说该周姓妇女返回娘家暂住也无法实现,遂在得知其愿意找工作后,积极为其介绍了一份住家保姆的工作,解决了该周姓妇女的后顾之忧。
2023年6月,陈颖蕊接到辖区村妇女主任和群众电话,请求协助到村对一韩姓女青年进行心理疏导。据反映,该韩姓女青年在休学后,行为较为异常,长期将自己锁在家中,且在情绪激动时焚烧房屋,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隐患。陈颖蕊通过前期周边走访,发现韩某从小因父母离异性格较为内向,上大学后又无法较好地融入学校生活,办理了休学,其父常年在外地打工无暇照顾她,导致其愈发不愿和人交流。陈颖蕊随即代表镇妇联联合镇社保部门,借助就业政策宣讲,入户与其见面并从侧面了解其现状,鼓励韩某积极主动融入社会,并结合韩某大学所学专业为其筛选了部分较为合适的岗位供其参考选择,随后再次入户了解其现状,并请求周围邻居关注韩某动态,以便能够遇事第一时间与之进行沟通。
自从事妇女工作以来,陈颖蕊就把妇联工作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围绕清廉家风、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工作,充分发挥妇女干部桥梁纽带作用和引领服务联系职能优势,凝聚巾帼力量,积极投身到镇域经济发展中。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技术培训、健康讲座等途径,不断提高妇女干部队伍和妇女群众的整体素质,提升妇联工作实效。在她的努力下,近三年来,商南县富水镇镇村女干部比例逐年上升,且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先后有5名女干部被提拔或重用,村(社区)换届后女干部增加17人,新增各类经济主体女性负责人120多人,茶坊村被商洛市妇联授予“商洛市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称号。
付出也是一种幸福
本报记者 方 方
张宁(中)在丹凤县商镇张村苗木花卉基地,指导工人进行育苗工作。
她扎根家乡黄土地,为梦想努力奋斗,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靠素质立身,靠勤奋创业,带动百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其中妇女劳动力70多人。她就是丹凤县绿土地农林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张宁。多年来,她先后获“爱心女企业家”“巾帼脱贫先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人生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一颗崇德向善的爱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3月1日,正在丹凤县绿土地农林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员工工作的张宁说。
张宁1972年出生在丹凤县商镇张家村,1990年,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丹凤县的一家企业工作,进厂不到两年,下岗潮让她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彼时,她的孩子还不到两岁,正是需要她照顾的时候。面对重重困难,张宁没有退缩,思前想后,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创业。她在丹凤县城找了间门面房,办起个体打字店,为了经营好店面,她夜以继日拼命地干活,在工作中也不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张宁积极适应社会需求,2014年9月,注册成立商洛九鼎电子通讯有限公司,开始经营电脑及办公自动化产品的销售安装。“我出身于农村,更加懂得农村发展和农民群众的所需所求,我的日子过得好点了,也不能忘记帮助乡党们。”张宁说,为了带领群众一起致富,她2016年又成立了丹凤县绿土地农林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土鸡、肉兔、生猪畜禽养殖,丹皮、连翘中药材种植以及绿化苗木抚育等,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村里许多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增收,而她的苗圃被省林业局命名为“省级苗木花卉示范园”。
“以前我在外面打工,租房吃饭一年到头攒不了几个钱,现在在家门口工作,还能照顾家里人。”丹凤县棣花镇茶房村村民郝莉莉笑着说。近几年,张宁分别在丹凤县土门、商镇、蔡川等6个镇9个村建立起种植养殖基地。租赁农户用地达380户2500亩,每年能吸纳当地劳动力100多名,其中女性劳动力70多名。“人活着都不容易,那些农村妇女生活更难。作为一个女企业家,即使再难,也不能负了她们。”张宁说,由于农业项目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目前,公司经营资金十分困难,即使面临困难,她也绝不拖欠工人工资。
“员工就像是我的亲人,没有他们的辛勤劳作,就没有公司的顺利发展,我始终坚持做企业就要讲良心。”张宁说。2019年,公司来了一位60多岁的外地人赵师傅,因年纪大,在外边找不到活干,想让公司接收他,张宁见赵师傅诚恳求职,答应让他先干零活,谁知赵师傅在一次出工乘车时发生意外,造成残疾。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张宁没有推脱,主动为赵师傅垫付医药费,找专人陪护,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及当地镇政府给予资助。张宁不仅在事业上干得有声有色,生活中也将家人父母照顾得井井有条。由于她的父母生活在乡下,婆家娘家两处相距百里,不能经常回去探望,她便坚持每天给三位老人打电话嘘寒问暖,一有时间就回家给老人买生活用品,陪老人唠家常。2022年冬天,张宁的公公得病在丹凤县医院住院治疗10多天,她和丈夫不分昼夜轮流守在老人身旁,喂饭喂水,同房的病友看到直夸她孝顺贤惠。
用爱心播洒阳光,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创业以来,张宁不忘做慈善、献爱心、扶贫济困,不断用心、用情、用爱,彰显着巾帼担当。她带领公司先后捐资10多万元,助力丹凤县公益爱心活动,面对灾情,也从不缺席,积极捐资捐物。“一个人不管他事业上取得多大成绩,多有钱,多有名气,如果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都是一种缺憾。”张宁表示,做企业和做人一样,要有良心、责任心,有底线有信仰,自己办企业的初衷,是想干对社会有益的事,如今,从事的行业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虽然收入微薄,但是能带动群众一起致富,也是一种幸福。
当好妇女“娘家人”
本报记者 胡 蝶
张弘(左)在群众家中宣传政策
四十出头的张弘是商南县过风楼镇政府副镇长、镇妇联主席。她自2007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就默默扎根基层,从事妇女工作。她热心服务基层妇女群众,勇于奉献,温暖有爱,并形成了独特的工作思路和创新的工作能力,树立了妇联组织真干事、干实事的良好形象,曾于2020年度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人社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工会工作者,2021年度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建设暨维护稳定工作先进个人。
表面上看起来温柔娴静的张弘,工作起来却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和一股求突破的“钻劲儿”。为了进一步做好广大妇女的宣传教育工作,她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带领全镇妇女更广泛、更自觉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去。她组织妇女群众组建“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巾帼力量,开展“五美庭院”“绿色家庭”“健康家庭”“最美家庭”创建等活动,引领全镇妇女为过风楼镇建设高质量公共文化示范镇、乡村振兴示范镇贡献力量;组织村(社区)妇联主席参观、学习先进经验;组织全镇妇女到“洁净家庭典型户”观摩学习并交流经验。
通过长期、广泛的潜移默化式的宣传教育,妇女群众对党的基层路线方针知晓率明显提升,更广泛、更自觉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妇女精神文化水平显著提升,开创了基层妇联工作的新局面。
“要情牵姐妹,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当好妇女的‘娘家人’。”张弘一直这样说,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在一次下乡途中,张弘了解到一位脱贫户刘大姐,丈夫因突发事故去世,作为单亲母亲,刘大姐忍住悲痛照顾一家老小,生活十分困难。张弘便积极为刘大姐申请临时救助,帮其渡过难关。
又一次下乡途中,张弘听说一位姓熊的大姐丈夫突然去世,在改嫁后又检查出来乳腺癌,现任丈夫的不闻不问和巨额的治疗费用成了压垮熊大姐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她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张弘立即和包村干部赶赴熊大姐家中走访,与其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病情及治疗情况、目前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及存在的困难,鼓励她要积极配合治疗。张弘对熊大姐耐心劝导:“作为女人我们特别不容易,首先要学会爱自己。不管病情发展到哪个地步,不要怕,有党和政府在,有咱妇联呢。现在政策这么好,医疗技术这么发达,你还这么年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一定要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人生的路还长着呢!”随后,她又为其宣传“两癌”救助相关政策,帮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根据实际情况对熊大姐先行救助,并为其申报了低保。“得亏有你们在啊,不然我都不知道要死在哪一天呢,感谢党的好政策,谢谢你们的关心和爱护。”熊大姐拉着她的手泪眼婆娑。
当张弘了解到,一个刚刚考上大学的女生王青某入学才一学期被确诊为白血病,一直休学在家中,其父亲为了多挣几个医药费,过节都不曾回家时,她和包村干部多次到其家中走访慰问、谈心疏导,为其申报低保,进行临时救助,鼓励其积极面对,积极治疗,早日重返校园。她用实际行动为妇女群众撑腰,为她们排忧解难,当她们的“娘家人”。
妇女的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妇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为了做好全镇妇女的“领头雁”,张弘坚持认真当好政策宣传员,充分利用红喇叭、微信公众号、社区广播等媒介把党的二十大、中国妇女十三大、商洛市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精神传递到广大妇女群众心中。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巾帼志愿者服务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强化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建设和谐文化,引导全镇妇女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不断营造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的社会氛围。
芬芳三月,巾帼如歌。春天是绽放的季节,春天属于爱,属于心底洋溢的喜悦和创造的能量,也属于女性。在3月8日,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来自基层的女性,讲述她们在平凡岗位上贡献出不凡力量的故事,彰显广大妇女群众在我市加快打造“一都四区”、全力推进商洛高质量发展中绽放出的时代风采。
用爱诠释教师本色
本报记者 方 方
余紫燕在省级教学能手示范课上讲课
在教育的田野里,无数教师默默耕耘,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滋养着学生茁壮生长。镇安县城关小学教师余紫燕就是其中的一员,从教二十七年来,不仅在教学上严谨认真,更是在生活中关心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教师的职责和担当。
余紫燕是镇安县云盖寺镇人,1997年7月毕业后,先后在镇安县云盖寺镇明星小学、云镇小学和镇安县城关小学任教。多年来,她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学校语文学科教学上的带头人,经过她的不懈努力,荣获了“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陕西省教学能手”“商洛市教学名师”“镇安县师德标兵”“镇安县优秀班主任”等多个称号。
“雄鹰选择了蓝天,是为了展翅高飞;鱼儿选择了大海,是为了遨游万里;我选择当老师,是因为感恩与热爱。”余紫燕说。小学时她有幸遇到了班主任刘老师,记忆中刘老师是一位充满智慧、慈爱的好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课堂教学风趣,关爱学生,老师的无私奉献也影响到余紫燕,儿时的她便许下心愿:“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当刘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首先业务能力得强,有好的教学经验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随着课改的深化,要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余紫燕每学期订阅教育教学杂志,了解教育新动向,掌握教学课改的新方法,让“启发式”“快乐教学法”走进课堂。她还组织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并把青年教师培养为“学科带头人”,为语文教研注入新鲜血液。
除了自学新知识,余紫燕积极参加全县组织的各类培训,听取专家报告,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我始终坚持在教学能力上下功夫,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余紫燕说,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自主发表见解,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展示自我,在发言中找到自信。在她的努力下,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带的两届毕业班,在全县会考中语文成绩两次荣获全县第一名。
2011年11月,余紫燕作为商洛市唯一教师代表,在陕西省首届小学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活动中被评为“陕西省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标兵”。之后陆续获奖,西安多所名校向她抛来橄榄枝,面对优厚的待遇和薪资,她都婉言谢绝。余紫燕说:“身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镇安人,我愿扎根家乡,为城关小学奉献自己毕生的心血,竭尽所能为家乡的孩子指引方向。”在教育理念方面,余紫燕坚信“因材施教”的原则,她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面对基础较差的后进生时,认真寻找其身上闪光点,给予他们自信。余紫燕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使命,用无私的爱去温暖、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2010年,学生小洋家里发生火灾,损失惨重,一度悲观失望想放弃学业,为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难题,余紫燕发动班里的学生和自己的亲属为小洋一家捐款捐物,积极为他争取助学岗位。小洋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放弃辍学念头,反而更加勤奋上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2021年,学生小华在课间活动时不慎摔倒腿部骨折,住院期间,余紫燕每天给学生打两次电话询问情况,并组织班里学生给小华录制师生关爱视频。得知小华恢复时间过长,余紫燕会通过视频连线、家访、发送讲题视频等形式帮助他补习功课,并且抽时间陪伴他进行腿部康复训练,鼓励他早日重返校园。除此之外,每次学校组织的爱心活动,余紫燕都积极参与,自主捐书捐物,奉献爱心,从教以来,她用心用情,爱生如子,而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一朝为师,终生牵挂。要认认真真做新一代‘人梯’和铺路石,要做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余紫燕说,未来的教学生涯中,她将一如既往地用爱心和耐心点亮学生的求知之路,用无私的奉献诠释教师本色。
平凡岗位绽芳华
本报记者 胡 蝶
陈颖蕊正在认真做学习笔记
39岁的陈颖蕊,曾荣获商南县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并记个人三等功,现任商南县富水镇党政办主任兼妇联主席。“我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更是妇女群众的‘姐妹’‘娘家人’。”她说。
从事妇女工作以来,陈颖蕊一直秉持着“服务于大局、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妇女”的工作宗旨,牢牢抓住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提升妇女形象的工作主线,当好妇女工作政治思想的宣讲员、传播员。她积极为辖区9名“两癌”患者女性多渠道争取各类补助资金20多万元,参与协调处理家暴事件5件,走访困难女群众和留守儿童32户,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妇女事业发展增光添彩,树立了妇联干部良好形象。
为了尽最大努力做好妇女群众的“贴心人”,陈颖蕊带领同事多方式、多渠道为妇女儿童做好事、解难事,如通过庆祝“三八”妇女节、健康母亲行、讲好家风故事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妇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分类建立好各类妇女儿童工作台账,扎实推进每年至少两次的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测救助。陈颖蕊还带领镇妇联干部积极开展对特殊困难妇女儿童的关爱行动,尽可能将涉及妇女群众的矛盾化解在基层。
2023年4月,一名50多岁的女性在镇政府院内寻求妇联帮助,陈颖蕊随即将她领至办公室了解详情。原来,该周姓妇女长期遭受丈夫家暴并禁止在家居住,在投奔亲友后,其丈夫又赶至亲戚家中对其进行辱骂殴打,也曾报案,但最后均以调解处理而结束。近期,她投奔儿媳处又再次遭受丈夫上门殴打,听到社区妇联会让其到镇上寻求帮助后,想来试试看能不能为其提供帮助。听完该周姓妇女的陈述,陈颖蕊迅速和该妇女所在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及村妇联主任联系,初步对反馈情况进行了解,并带领镇妇联干部到其现在所住之处进行走访核实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其丈夫殷某。在见到双方当事人后,陈颖蕊从家庭、亲情、法律等多角度对双方进行调解,但男方态度恶劣且在办公室就欲殴打该周姓妇女,被制止后拒绝调解并离开。经与该周姓妇女深入交谈,陈颖蕊发现该周姓妇女与殷某只存在事实婚姻,未领取结婚证。陈颖蕊现场咨询了法庭工作人员后发现也无法办理离婚手续,劝说该周姓妇女返回娘家暂住也无法实现,遂在得知其愿意找工作后,积极为其介绍了一份住家保姆的工作,解决了该周姓妇女的后顾之忧。
2023年6月,陈颖蕊接到辖区村妇女主任和群众电话,请求协助到村对一韩姓女青年进行心理疏导。据反映,该韩姓女青年在休学后,行为较为异常,长期将自己锁在家中,且在情绪激动时焚烧房屋,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隐患。陈颖蕊通过前期周边走访,发现韩某从小因父母离异性格较为内向,上大学后又无法较好地融入学校生活,办理了休学,其父常年在外地打工无暇照顾她,导致其愈发不愿和人交流。陈颖蕊随即代表镇妇联联合镇社保部门,借助就业政策宣讲,入户与其见面并从侧面了解其现状,鼓励韩某积极主动融入社会,并结合韩某大学所学专业为其筛选了部分较为合适的岗位供其参考选择,随后再次入户了解其现状,并请求周围邻居关注韩某动态,以便能够遇事第一时间与之进行沟通。
自从事妇女工作以来,陈颖蕊就把妇联工作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围绕清廉家风、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工作,充分发挥妇女干部桥梁纽带作用和引领服务联系职能优势,凝聚巾帼力量,积极投身到镇域经济发展中。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技术培训、健康讲座等途径,不断提高妇女干部队伍和妇女群众的整体素质,提升妇联工作实效。在她的努力下,近三年来,商南县富水镇镇村女干部比例逐年上升,且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先后有5名女干部被提拔或重用,村(社区)换届后女干部增加17人,新增各类经济主体女性负责人120多人,茶坊村被商洛市妇联授予“商洛市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称号。
付出也是一种幸福
本报记者 方 方
张宁(中)在丹凤县商镇张村苗木花卉基地,指导工人进行育苗工作。
她扎根家乡黄土地,为梦想努力奋斗,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靠素质立身,靠勤奋创业,带动百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其中妇女劳动力70多人。她就是丹凤县绿土地农林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张宁。多年来,她先后获“爱心女企业家”“巾帼脱贫先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人生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一颗崇德向善的爱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3月1日,正在丹凤县绿土地农林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员工工作的张宁说。
张宁1972年出生在丹凤县商镇张家村,1990年,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丹凤县的一家企业工作,进厂不到两年,下岗潮让她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彼时,她的孩子还不到两岁,正是需要她照顾的时候。面对重重困难,张宁没有退缩,思前想后,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创业。她在丹凤县城找了间门面房,办起个体打字店,为了经营好店面,她夜以继日拼命地干活,在工作中也不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张宁积极适应社会需求,2014年9月,注册成立商洛九鼎电子通讯有限公司,开始经营电脑及办公自动化产品的销售安装。“我出身于农村,更加懂得农村发展和农民群众的所需所求,我的日子过得好点了,也不能忘记帮助乡党们。”张宁说,为了带领群众一起致富,她2016年又成立了丹凤县绿土地农林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土鸡、肉兔、生猪畜禽养殖,丹皮、连翘中药材种植以及绿化苗木抚育等,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村里许多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增收,而她的苗圃被省林业局命名为“省级苗木花卉示范园”。
“以前我在外面打工,租房吃饭一年到头攒不了几个钱,现在在家门口工作,还能照顾家里人。”丹凤县棣花镇茶房村村民郝莉莉笑着说。近几年,张宁分别在丹凤县土门、商镇、蔡川等6个镇9个村建立起种植养殖基地。租赁农户用地达380户2500亩,每年能吸纳当地劳动力100多名,其中女性劳动力70多名。“人活着都不容易,那些农村妇女生活更难。作为一个女企业家,即使再难,也不能负了她们。”张宁说,由于农业项目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目前,公司经营资金十分困难,即使面临困难,她也绝不拖欠工人工资。
“员工就像是我的亲人,没有他们的辛勤劳作,就没有公司的顺利发展,我始终坚持做企业就要讲良心。”张宁说。2019年,公司来了一位60多岁的外地人赵师傅,因年纪大,在外边找不到活干,想让公司接收他,张宁见赵师傅诚恳求职,答应让他先干零活,谁知赵师傅在一次出工乘车时发生意外,造成残疾。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张宁没有推脱,主动为赵师傅垫付医药费,找专人陪护,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及当地镇政府给予资助。张宁不仅在事业上干得有声有色,生活中也将家人父母照顾得井井有条。由于她的父母生活在乡下,婆家娘家两处相距百里,不能经常回去探望,她便坚持每天给三位老人打电话嘘寒问暖,一有时间就回家给老人买生活用品,陪老人唠家常。2022年冬天,张宁的公公得病在丹凤县医院住院治疗10多天,她和丈夫不分昼夜轮流守在老人身旁,喂饭喂水,同房的病友看到直夸她孝顺贤惠。
用爱心播洒阳光,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创业以来,张宁不忘做慈善、献爱心、扶贫济困,不断用心、用情、用爱,彰显着巾帼担当。她带领公司先后捐资10多万元,助力丹凤县公益爱心活动,面对灾情,也从不缺席,积极捐资捐物。“一个人不管他事业上取得多大成绩,多有钱,多有名气,如果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都是一种缺憾。”张宁表示,做企业和做人一样,要有良心、责任心,有底线有信仰,自己办企业的初衷,是想干对社会有益的事,如今,从事的行业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虽然收入微薄,但是能带动群众一起致富,也是一种幸福。
当好妇女“娘家人”
本报记者 胡 蝶
张弘(左)在群众家中宣传政策
四十出头的张弘是商南县过风楼镇政府副镇长、镇妇联主席。她自2007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就默默扎根基层,从事妇女工作。她热心服务基层妇女群众,勇于奉献,温暖有爱,并形成了独特的工作思路和创新的工作能力,树立了妇联组织真干事、干实事的良好形象,曾于2020年度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人社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工会工作者,2021年度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建设暨维护稳定工作先进个人。
表面上看起来温柔娴静的张弘,工作起来却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和一股求突破的“钻劲儿”。为了进一步做好广大妇女的宣传教育工作,她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带领全镇妇女更广泛、更自觉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去。她组织妇女群众组建“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巾帼力量,开展“五美庭院”“绿色家庭”“健康家庭”“最美家庭”创建等活动,引领全镇妇女为过风楼镇建设高质量公共文化示范镇、乡村振兴示范镇贡献力量;组织村(社区)妇联主席参观、学习先进经验;组织全镇妇女到“洁净家庭典型户”观摩学习并交流经验。
通过长期、广泛的潜移默化式的宣传教育,妇女群众对党的基层路线方针知晓率明显提升,更广泛、更自觉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妇女精神文化水平显著提升,开创了基层妇联工作的新局面。
“要情牵姐妹,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当好妇女的‘娘家人’。”张弘一直这样说,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在一次下乡途中,张弘了解到一位脱贫户刘大姐,丈夫因突发事故去世,作为单亲母亲,刘大姐忍住悲痛照顾一家老小,生活十分困难。张弘便积极为刘大姐申请临时救助,帮其渡过难关。
又一次下乡途中,张弘听说一位姓熊的大姐丈夫突然去世,在改嫁后又检查出来乳腺癌,现任丈夫的不闻不问和巨额的治疗费用成了压垮熊大姐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她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张弘立即和包村干部赶赴熊大姐家中走访,与其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病情及治疗情况、目前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及存在的困难,鼓励她要积极配合治疗。张弘对熊大姐耐心劝导:“作为女人我们特别不容易,首先要学会爱自己。不管病情发展到哪个地步,不要怕,有党和政府在,有咱妇联呢。现在政策这么好,医疗技术这么发达,你还这么年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一定要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人生的路还长着呢!”随后,她又为其宣传“两癌”救助相关政策,帮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根据实际情况对熊大姐先行救助,并为其申报了低保。“得亏有你们在啊,不然我都不知道要死在哪一天呢,感谢党的好政策,谢谢你们的关心和爱护。”熊大姐拉着她的手泪眼婆娑。
当张弘了解到,一个刚刚考上大学的女生王青某入学才一学期被确诊为白血病,一直休学在家中,其父亲为了多挣几个医药费,过节都不曾回家时,她和包村干部多次到其家中走访慰问、谈心疏导,为其申报低保,进行临时救助,鼓励其积极面对,积极治疗,早日重返校园。她用实际行动为妇女群众撑腰,为她们排忧解难,当她们的“娘家人”。
妇女的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妇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为了做好全镇妇女的“领头雁”,张弘坚持认真当好政策宣传员,充分利用红喇叭、微信公众号、社区广播等媒介把党的二十大、中国妇女十三大、商洛市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精神传递到广大妇女群众心中。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巾帼志愿者服务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强化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建设和谐文化,引导全镇妇女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不断营造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