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逮 鱼
远洲
文章字数:1770
  我的小学是在老家万湾村小上的。万湾村是棣花镇的一个行政村,属原来的茶房乡,地处丹江河南岸,从村东边东原组到西边西沟组,大约五里长、半里宽的土地都是水田,绿汪汪长满了一湾水稻。那时候的丹江河水特别多,除充足供给稻田用水外,河道里的水依然一浪涌一浪流着,鱼儿也一浪一浪翻滚。一放暑假,丹江河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们的欢乐海洋了。各村的小伙伴三五成群地下河逮鱼,我和两个弟弟也是乐此不疲,往往早上下河,晚上回家,常常惹得看管我们的祖父生气,挨打、被拽耳朵、罚站、不让吃饭的事常常发生,可是过后依然不长记性,一听见外边有小朋友喊到河里去,就急得猴似的。
  那时候的丹江多么美呀,宽阔的沙滩,细细的沙粒,赤脚踩在上面,绵绵柔柔的。两岸长堤长满了郁郁葱葱高大的杨柳,一江清流在微风的吹拂下像一卷长长的扯不断的抖动的丝绸。河床高的地方,撒满大小不一的青石白石,有很多翡翠和俗称白脸叫的色泽艳丽的小鸟,站在石头上尾巴一翘一翘的,蹦来蹦去找虫子。阳光洒在江面上沙滩上,折射一片白金碎银。流水按照自然冲刷的河道前行,时北时南,时直时曲,多呈现一边倒地涌向南岸的河堤。
  记得用石头垒成的河堤很高,石堤根水深,常常见大人们从石头缝里摸出胳膊粗的大鱼,站在河堤上的一排赤裸着身子的孩子头挤着头争相观望,惊奇地连连叫喊。深水区我们不敢去,就去浅水湾,虽然抓不到大鱼,但一拃长的小鱼成群结队地像箭矢一样在水中游弋穿梭着。
  在丹江,生长着一种鱼叫丹鱼,俗称花瓣鱼,赤橙黄绿蓝五种颜色一道一道地斜在从鱼头到鱼尾之间的身子上。传说丹鱼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鱼。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说:“水出丹鱼,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鱼浮水侧,赤光上照如火,网而取之,割其血以涂足,可以步行水上,长居渊中。”小时候不懂这些,只觉得花瓣鱼漂亮,苗条细长的身材,分布均匀的色彩,是其他任何种类的鱼没有的。当然,丹江不仅只有花瓣鱼,还有白条鱼、鲤鱼、鲶鱼、麦穗子、黄拐子等鱼。花瓣鱼喜欢在浅水逆流穿行,急流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哗哗晃动着河底的卵石绿藻,使人很难看清楚鱼的游踪。我们往往长时间扎在水中,等待花瓣鱼的出现,由于正午的阳光强烈,有时会看花了眼。大弟眼尖,总能第一个发现鱼,然后害怕惊动了鱼似的,压着声音说:“二哥二哥,一条花瓣。”我便顺着他指的方向扬起铁丝制作的鱼条,在水里小跑着紧追鱼群,嗖一声,花瓣鱼一分为二了,嗖一声,又一条花瓣鱼一分为二了,弟弟踢着水花迅速捞起鱼,拿柳条拴了,然后再在水里寻找,那个全神贯注呀,远比在课堂上读书认真多了。鱼也聪明,你赶得它晕头转向了,它会躲在你蹚浑了的水中,就是发现不了它。有时候看清了一条鱼,鱼条正要落下,却被天空的一片云投下的阴影遮住了视线,鱼也像跑进云里去了,无踪无影。常常一个正午就这样和鱼捉迷藏,胳膊肩膀都晒得蜕皮,但心里的快乐就像刚刚抓住的鱼活蹦乱跳的。回到家见祖父不在,就把鱼弄干净,用柿树叶或核桃叶把鱼包了在火上烤,撒点盐,那个鲜嫩啊,至今想着都满口生津,比现在的烧烤好吃多了。
  逮鱼使我们变得聪明机敏,像风中的旗、浪中的鱼,欢实得不知道天高地厚,对大自然怀着无尽的好奇,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但也因此给家长带来过麻烦。有一次,我们弟兄仨发现了一条大鱼,三个人并排将它赶到了一个深水潭里,然后撅着屁股在石头缝里摸,可是我们就是摸不着,天快黑了,鱼竟然被另一个少年逮着,那么大一条肥鲤,尾巴一晃一晃的,眼睁睁地被他人抓到手了,我和弟弟不服气,说:“鱼是我们发现的,是我们赶到这里的,你不能拿走。”那少年不愿意,怯生生看着我们仨试探着说:“那怎么办?”我说分,各半。于是就把鱼放在沙滩上,一铣扎下去,我们拿了一大半,对方拿了鱼尾巴。弟兄仨高高兴兴回到家,正炖着吃,那个少年的家长找上门来了,大吵大闹,说我们抢走了他儿子的鱼,要讨说法。祖父怎么赔礼都不行,后来经村里人好说歹说才将那个家长劝走。我们被吓坏了,祖父将我们狠狠揍了一顿,轮流在我们的屁股蛋上踢,并下了一道死命令,从此不许再下河逮鱼。
  后来,我们真的不敢下河了,偶尔偷偷摸摸地去一次,但很少逮到大鱼。长大后,再也没有时间去丹江逮过鱼。多想再吆喝上两个弟弟去小时候的丹江逮鱼,逮住那段水灵灵的时光,逮住那时常游弋在梦境中的花瓣鱼。可惜我们也不再是孩子,再也找不回那份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