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丹凤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城乡面貌
文章字数:766
  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杨 俊)近年来,丹凤县围绕“两拆一提升”和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全县社区和小区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强化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问题治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县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丹凤县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社区实际,尊重群众意愿,采取微改造、微拆迁、微建设,根据资金筹集情况选择项目,其中2023年实施3个镇21个社区治理补短板工作,投入资金1918.5万元,修复破损路面15090米,硬化道路47515平方米,铺设雨污分流管网3292米,配备垃圾清运车辆 115辆、垃圾箱560个、垃圾处理设施83套,新建口袋公园 27个,安装路灯 616盏。2024年实施3个镇(街道)15个社区,投入资金850万元,硬化路面36166.3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4556.5米。今年将继续实施3个镇(街道)15个社区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计划投资1207万元,进一步改善社区基础面貌。
  丹凤县整合优化资源,统筹衔接资金、财政支持、镇(街道)社区自筹等途径筹集资金,同类工程采取统一招标,由专业施工队施工,各类设施统一采购,确保质量和规格及外观统一。坚持厉行节约,严把施工内容、严控工程预算、严格质量监管,坚决杜绝“形象工程”。县政府用足用活资金支持政策,定期对资金使用、项目进度等进行检查考核、审计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过硬。建立“县政府分管领导主抓、县级部门联村指导、镇(街道)社区一线落实”的工作机制,各项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全力推进,形成了统筹在县、主体在镇(街道)、落实在社区的责任体系。54个单位包抓3个镇(街道)21个社区,各包抓单位根据实际,积极筹措资金支持社区环境治理工作,共筹集资金313.5万元。
  为了把实事办好,丹凤县将社区环境治理和移民小区补短板工作列入每年的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和县政协社情民意集中视察项目,明确包抓领导、责任单位、时限要求,定期视察调研、督导推进,倒逼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