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铜制品手艺人丁关举
杨远彦 田 浩
文章字数:1622
丁关举在制作铜酒壶

丁师傅手工打制的铜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民间老手艺离我们越来越远,逐渐消失,呈现在眼前的都是机器生产、规格统一、图案花纹整齐的生活用品。在镇安县高峰镇长坡村,42岁的残疾人丁关举是铜制品的加工者,他制作的铜酒壶、酒盅、铜火锅等形状各异、质量可靠、图案新颖,仍然供不应求,成了远近闻名的铜制品手艺人。
  爱上铜制品
  1979年3月出生的丁关举,7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下肢主干萎缩,日常出行拄着拐杖,贴地移行。
  身体上的残疾并没有消磨他坚强的意志,他坚信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付出就会有收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躺在床上看电视,从中央电视台《致富经》中看到铜酒壶的制作,激发了他动手致富的兴趣。万事开头难,他让母亲帮他收拾房间,从网上购买相关工具,开始了铜制品的加工。
  开始时,没有技术,手生疏。为了能够做出更好的铜酒壶、酒盅、铜火锅等铜具,他让母亲陪护着他到老艺人家里拜师学艺,经过一番勤学苦练,才慢慢地掌握了制作技术。
  6月26日清晨,笔者早早起床,驱车来到了丁关举家。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破旧小房间、一把变了形的羊角锤、一台老式的脚蹬车床、一把打磨器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器具。俗语说:“铁匠的家具重,铜匠的家具多,杀猪匠敢杀会吹吃肉多。”铜匠的工具有60多种,这一件件老家当全是“时间的印记,岁月的刻痕”。一锤锤下来,一天天累积,他的几千件手工制品走入了市场,获得了每一个客户的认可与赞扬。前几年,原材料价格大涨,收益太低,几乎断掉了丁关举的生活来源,于是他学习篾匠、花匠等手艺来补贴家用,但他仍把闲暇时间投入到酒壶制作上,对酒壶的锤炼从未间断。
  打造优质铜器
  手工铜壶沉淀着手工艺人代代相传的技术和匠心,既可以用来煮茶、饮酒、做饭、插花,也可以静静地观赏把玩,它们是生活的艺术品,艺术的生活品。笔者问他:“制作一把铜酒壶需要多长时间?”他满脸微笑地说:“铜制品制作很辛苦,一把纯手工制作的铜壶一般耗时五六天,需经过剪裁、捶型、精锻、修型、錾刻、焊接等近百道工序和勾、落、串、点、台、压、采、丝等十多种工艺技法,至少数千次的锤打。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细把量,稍有不慎,便没了灵气。”
  “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这句谚语就是形容铜匠的。与铁器相比,铜器大多造型复杂、制作精细,一件好的铜器就是一件艺术品,让人望而生畏。锤炼是最复杂的过程,一把壶的品质高不高,造型好不好,全靠长时间连续不停地敲打,去其杂质,将其淬炼,万千锤之后方得臻品。“连续性”是一把好壶问世的第一要素,断断续续会影响节奏感与成形的流畅度。丁师傅时常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直至锤炼完成后才能歇一口气,进行下一个环节。打磨突刺、棱角、去除小瑕疵等是对作品的升华,这些工序对于常人来说或许比较简单,但对于丁关举来说却是一项挑战,打磨要用脚蹬老式车床、半个小时不间断才能得到一件入手柔和、外表光滑的成品,这是对意志与责任的考验。
  “任何一件作品从不偷工,从不减料。”这是丁关举对这份手艺最大的尊重,也是对手艺人身份的最大的尊重。
  把老手艺传承下去
  以前,高峰镇有三四家铜匠铺子。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只剩下丁师傅这一家了。铜制品手艺贯穿了丁师傅的前半生,制作酒壶18年来,粗糙的铜屑磨破了无数双手套,也磨破了他的双手,但他的制作技艺却越发娴熟。每次制作,他不需要图纸,也不需要高端器械,看到材料脑海里就有了模型。除了传统的酒壶,他还与时俱进,制作了酒盅、茶碗、托盘、铜火锅等一系列精美的手工铜制品,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采访结束时,丁师傅面带笑容地对笔者说道:“现在的年轻人,没人愿意学习铜匠手艺。这个工作脏,劳累还费体力,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一定倾囊相授。”这也是现在传统手工艺普遍面临的窘境。
  传统手工艺品早已超脱“器物”的概念,是有生命、有力量、有精神实质的“艺术品”,手工艺人传授下来的除了精湛的技艺,还有那份专一的“工匠”精神,都是我们应该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