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洛南县四皓街办柳树洼村在太阳能光伏板下搞种植——
“一地两用” 效益叠加
本报记者 王倩 谢非
文章字数:2995
    光伏基地由洛南县引进企业水发集团建设

    光伏板下发展辣椒

  9月11日,吃过晌午饭,洛南县四皓街办柳树洼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利刚又带着10多个人到烤烟地里采烟叶去了。
  说是烤烟地,其实是连块成片的光伏基地。缓坡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如蓝色波浪绵延不断,而在光伏板下,是一行行烤烟。初秋的阳光,余威不减,透过光伏板,斜照在忙碌的人们身上,不一会儿,脸上就布满了汗珠。
  近年来,光伏产业以绿色环保、可循环等优势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在我市,光伏产业也欣欣向荣,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那么,如何发挥土地资源的更大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各地也在不断地做有益尝试,洛南县四皓街办柳树洼村将光伏和农业相结合,探索走“农光互补”路线,在光伏板下种植烤烟、辣椒、莲花白等,实现“一地两用”,让原有土地资源不断增值,在获取高效农业、绿色发电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
  “经过去年的尝试和实验,今年在光伏板下,我们扩大了种植面积,烤烟和辣椒等共种植了近1000亩,现在看来,收成还不错,预计种植户户均年增收10万元没问题。”柳树洼村党支部书记王高平笑着说。
  “光伏”点亮希望
  “你看我们这个村,就和村名一样,中间是洼地,四周是坡塬,整体光照充足,适宜搞产业。”站在柳树洼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王高平指着不远处的光伏基地说。
  顺着王高平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太阳能光伏板一组紧接着一组、一排紧挨着一排,依山势沿坡形弯弯曲曲地向远处延伸,山坡仿佛披上了蓝色的铠甲,很是壮观。
  柳树洼村靠近洛南县城,交通方便,土地集中,村里一直有种植烤烟和发展中药材的传统,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的支柱产业,一部分村民依靠进城务工增收,一部分村民依靠小打小闹的种植业为生,多年以来,村民收入提高缓慢。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如何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下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2018年,王高平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就一直想办法、谋出路。
  “看到村里发展进入瓶颈,我心里着急,我认为我们村的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很有优势,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产业项目。”王高平坦言。
  转机出现在2020年。在得知县政府通过招商引入100兆瓦光伏项目时,王高平觉得机会来了。他知道光伏项目绿色环保无污染,正符合村上的发展理念,还能通过土地流转增加群众收入。于是,他积极与县上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并及时召开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广泛宣传光伏产业的广阔前
  景,为项目顺利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村一共流转了1800多亩地,是光伏项目在四皓街办用地最多的村。按照协议,一亩地每年租金650元,全村全年可收入土地租赁金117万元。”王高平说,该项目边建设边完成并网,是目前陕南区域最大的光伏电站,最主要的是项目集光伏发电、农业开发、观光旅游为一体,可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看发展眼光要长远,绿色健康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光伏项目的落地犹如给我们村经济发展助了一臂之力,给我们实施乡村振兴点亮了前进的方向。”对乡村有着浓厚感情的王高平对家乡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见解。
   探索寻求改变
  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立在地里后,王高平的心里踏实多了。
  “最起码,有光伏项目企业的土地租金,每一亩地都在发挥着作用,没有荒芜。”王高平充满了希望,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说,按照村上和企业的协议,光伏板建好后,土地的经营管理权归村上。“光伏设施在安装时为单柱支架,最低端不低于2.5米,这其实给我们发展农业产业创造了条件,我们为啥不好好利用呢?”
  一旦有了想法,王高平和村“两委”班子就立即行动,他们先后邀请市、县农科所的专家到基地进行评估和实验,看地面和光伏板的高度是否适合搞种植?看光伏板子是否影响农作物的光照?同时,再根据光照和通风条件,他们请专家建议适宜种植哪些作物。
  “喜阴类、矮秆类作物都能在光伏板下种植,比如大豆、油菜、辣椒等都是可以的。”经过专家反复评估,得出的结果令王高平喜出望外。
  由于流转的土地管理权在村上,而村上人力和时间有限,那么,地谁来种?谁来管?咋样才能让土地效益真正落到群众手上?王高平和村上一班人思来想去,认为只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鼓励群众发展产业,才能实现有序健康发展。于是,村上决定将光伏板下的土地“归还”给群众,让群众通过承包的方式来发展产业,不过前3年的承包是免费的。去年,柳树洼村组织小型机械平整了土地,机器到不了的地方,就组织人力翻地。3个月后,坑洼不平的土地被修整得整整齐齐,还专门设计建了排水渠。
  “我们要把地租给农户,就得把前期的工作做到位,让群众安心搞发展。”王高平说,不仅如此,村上还投资建设了20座大棚,鼓励群众发展“光伏+大棚”产业。
  准备工作一切就绪,但响应者却寥寥无几。为了给群众吃下“定心丸”,村上只好带头搞种植。
  “我们先试种了110亩的朝天椒,从产量和收入来看,光伏板下种植辣椒是完全可以的。”王利刚是柳树洼村的村委会副主任,他专门负责村里的集体产业科管、采收等事宜。他说,村里发展集体产业,最终受益的还是群众,光是雇佣群众在辣椒地除草、采摘,村上人工费就付了10多万元。
  “现在年龄大了,出去打工很多地方都不要,去年我一直都在光伏基地干活。只要地里需要人,我就去干活,一年下来,能挣万把块钱。”58岁的李根芳对现状感到很知足。
  尝试带来收益
  最近,王利刚忙得脚不沾地,每天清早就带人下地。
  “采收烟叶要趁好天气,从8月下旬开始采收,到目前已经采收一半了。”王利刚介绍,今年村上第一次在光伏板下种烤烟,都是他一手经管,没想到光照充足而不强烈的生长环境正好适宜种植烤烟,预计今年种植的110亩烤烟能给村集体带来约20万元的收入。
  村民张文涛种植的朝天椒和线椒也正值收获期,看着一筐筐首尾匀称的线椒,张文涛不禁露出了笑容。今年33岁的张文涛前些年一直在外做生意,经营过餐饮、卖过门窗,攒了点家底。今年年初,村干部邀请他回乡创业,发展蔬菜种植。
  “说实话,开始还挺犹豫的,担心这光伏板下能不能种得成,怕白费功夫。”张文涛说,后来得知村上去年种植的辣椒很成功,他也被村上免租金并提供技术支持的诚意打动,于是准备试一试。
  张文涛一次性承包了100亩地,包括20座大棚。“地承包过来,我就得负这份责任,不能把地荒了,更不能糟蹋了。”多年的从商经验,让张文涛很清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春季时,他在大棚里种植了西红柿、毛豆和荷兰豆,在市场“空窗期”抢先上市,大棚菜就没愁卖,很快销售一空。大棚菜收了后,他又开始栽种线椒和朝天椒,每天穿梭在地头,张文涛用最短的时间就摸清了辣椒的管理要点。
  “辣椒对光照的适应性比较广,也比其他蔬菜要耐光,所以,光伏板下是适宜种植辣椒的。”张文涛说,由于土地和大棚是免租金的,在种植中他只需要付人工费。今年春季,大棚种植收入近10万元,而辣椒的效益每亩地也在2000元左右。
  “除了人工费,净收入应该能有十来万元。”张文涛算了算账笑着说,“比给别人打工强,自己搞产业,再苦再累,心里是充满干劲的。”
  张文涛计划明年继续扩大规模,丰富蔬菜的品种,然后在县城开门店,专做绿色蔬菜经营,打出自己的品牌。
  目前,在柳树洼村,尝试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下搞种植的有24户,其中承包100亩地以上的大户有3户。
  “土地效益明显提升,村民的年收入也逐年提高了。村上还计划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园区,发展大棚采摘等特色产业,进一步依靠光伏产业提高当地的资源价值,让资源整合达到‘1+1>2’的效果,真正形成地上发电、地面农业、场区观光的三产融合模式。”王高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