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在商洛抗金的民族英雄任天锡
大 山 葛慧荣
文章字数:2307

  任天锡(公元1100—1178年),字君贶,汾州灵石(今山西省灵石县)人。时当金人肆虐中原,二帝(徽宗、钦宗)虏,两河陷,北宋灭亡。公元1127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是为高宗,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其时,北方的难民大量涌入江、浙及两湖,任天锡也随父母逃亡到建康(今江苏南京)定居,但金人并未停止侵略的脚步,继续向南蚕食……
  任天锡少时学文习武,学无不精,稍长即感佩忠臣良将之所为,发誓要学习他们,长大后把金人赶出去。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天锡从军,在京西都统制王彦部下当值。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高宗赵构将都城迁往临安(浙江杭州),宠用秦桧等人,不思收复失地、为被俘的父兄报仇,反而对金屈膝妥协,妄求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金国使臣到临安向赵构威胁勒索。以宰相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力主和议,同意割地赔款。枢密院编修胡铨冒死上书,认为“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凌夷不可复振”,并请斩杀秦桧、王伦、孙进三个奸臣头颅以谢天下,其烈火肝胆、铁血豪气曾使金国君臣为之失色,结果却以“狂妄凶悖,鼓众劫持”的罪名,一再受到贬谪甚至除名……
  此年天锡38岁,凭军功升任前军统制,听闻此事后,对侠肝义胆为国为民的胡编修既敬又爱,对奸臣秦桧、王伦、孙进等祸国殃民之辈恨之入骨。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学胡大人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安危的牺牲精神,盼望着即提锐旅,抗金杀敌,担负起救民于水火的重任。
  时胡铨被贬离京,抗金名士张元干有《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谪新州》词一首:“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天锡对这首词喜爱有加,百诵不厌,尤其对其中的“天意从来高难问”句深深感佩,因为该句虽未明言,却直接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南宋最高统治者宋高宗赵构。事实上正是如此,宋高宗赵构对自己妥协主和政策并不讳言。《续资治通鉴》卷一三一记载,赵构面对民众的反秦浪潮,亲下诏书云“……是以断自朕志,决讲和之策。故相秦桧,但能赞朕而已”。因此,客观地讲,自古以来万千指骂集于秦桧一身,似有失公允,因为最终拍案决策的还是宋高宗。
  年未弱冠,天锡即投身从军,在都统制王彦部下当值。因天锡文武双全,一路凭军功升至统制。
  其时,南宋与金在秦岭、淮河一线长期对峙,彼此犬牙交错,摩擦不断。王彦奉命调往秦岭前线,担任金州(今陕南安康市)都统制,任天锡亦随王彦到了金州。
  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金皇统六年)春二月,诏以商州畀金,又割丰阳、乾佑县予金。这一丧权辱国之举,激起了广大民众的无比义愤。
  因商之民誓不从贼,自为寨栅、聚众凭险以守者甚多。这些堡寨义兵,或截断敌人粮道,或攻击敌人游骑,使敌疲于奔命,日夜不安。任天锡来到陕南后,为了抵抗金人的进攻,主动联络金州、商州等秦岭一线各寨堡的义军,官民结合,共同抗敌。由于义军消息准确,机动灵活,又有官军作为后盾,连战皆捷,狠狠打击了金人的嚣张气焰,成功地拦阻了其疯狂的进攻。只恨当朝最高统治者苟安妥协不争气,每每捷报频传之时,还要忍辱求和,割地赔款,真是“箭头不快,努坏箭杆”(商洛方言,意为上头不争气,下头再努力也没用)。
  同年冬十月丙辰(二十日),金州都统制王彦遣统制任天锡兵出旬阳克丰阳县。戊午(二十二日)克商洛县(今丹凤与洛南、商南各一部分)。乙未(二十三日)又克商州。任天锡连战连捷,声威大震,势不可当。
  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奸相秦桧病死,宋高宗赵构痛失股肱,爱国抗金军民无不举杯相庆。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迁都于汴(开封),大杀宋宗室未逃亡者,一时血流成河。
  同年冬十一月,完颜亮又举兵过淮,发动全面进攻,直趋长江北岸。完颜亮大兵在采石矶(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市)渡长江时,被南宋名将虞允文率水师迎头痛击。宋军早就憋了一口恶气,全军上下同仇敌忾,无不奋勇杀敌,直打得完颜亮丢盔弃甲,狼狈而逃,途中被部将所杀。宋举国欢庆,取得了采石大捷。
  为配合采石大战,任天锡又出兵商洛,一举收复了商州全境,并俘虏了金军将领商州刺史完颜守能,使金人从此不敢正视商州。未几,任天锡又沿商於道东进,克朱阳,复虢州,金将萧信落荒而逃。商於大捷后,任天锡意气风发,在庆功宴上高咏爱国词人张孝祥的《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此词与任天锡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南宋的妥协和议政策不仅不能使金人感到满足而罢兵,而且会引发金人更大规模的入侵。词中道出南宋最高统治者屈辱求和、忘祖卖国、俯首称臣、毫无战备,光复汴京的希望十分渺茫,而主战派人士无不在焦虑忧愁中苦度时光。中原的遗民盼望南军收复失地,赶走金兵,但盼来的只是绝望,怎能不泪如雨倾?
  想到此处,任天锡情感难抑,立吟小词《霜天晓角》一首:“北望神州,遗民热泪流。问君几时能恢复,天高远,人空忧。独饮醒复醉,梦中斩敌酋。雄心铁血被绳锁,气冲头,强说愁。”
  后人有诗赞将军曰:“将军文且武,抗金猛如虎。二复商州日,商民劳美酒。俘获数千众,中有敌魁首。青史有碑载,英名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