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点 茶 成 金 芽 叶 间
——记“三秦楷模”张淑珍(三)
文章字数:2905

    本报记者 赵有良 侯 彬  
 
  六十年日复一日,六十年探索求新。从片茶不生,到成为中国西部最北端的“茶叶之乡”,在商南这片土地上,一段关于茶的传奇已延续了半个多世纪。“茶奶奶”张淑珍,用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创造了北纬33°的奇迹,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拓宽了商南茶的发展路径。自茶叶在商南扎根后,张淑珍一直保持着发展的眼光,以过人的见识和饱满的激情,披晨露、钻茶林,破解了商南茶在产量品质、品牌打造、转型升级上的一道道难题。  
  钻研制茶工艺 打造商南名茶
  1976年对张淑珍来说是转折性的一年,那段时间茶叶价格低、销路窄,许多农民认为种茶不如种粮,开始毁茶种粮,再加上因技术和土壤问题导致茶树大面积死亡,使得本来有将近2.7万亩的茶园急速缩减到6000亩。  
  心痛之余,张淑珍并没有乱了阵脚。她到县委、县政府向主要领导讲述了商南茶的发展前景,争取到了种茶地块归集体所有的政策。随后,她又通宵达旦地查阅资料,多方请教专业人士,寻找茶树存活率低的原因。在一次与世界顶级有机化学专家吴仲禄交谈过后,张淑珍恍然大悟:因地理条件等因素,导致商南各地的土质都各有不同,因此茶园不应要求连山连坡的大片面积种植,而是要根据土质,宜茶则茶,宜林则林。从此,新开的茶园选址和设计,都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划分片区,茶苗成活率的问题迎刃而解。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第二年,张淑珍通过对茶坊、十里铺、王家楼等茶场的调研分析,总结出利用水源、分期合理施肥、松土保墒、填入草肥、疏花疏果、合理采摘等丰产措施,使得茶叶亩产从50公斤提高到了270多公斤。  
  在我国悠久的制茶历史中,通过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的制造工艺,将茶叶划分成了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张淑珍深知,制茶技术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茶叶的品质,要想做出属于商南的茶叶品牌,让茶叶真正成为商南人民的“摇钱树”,就必须让农民成为会种茶也会制茶的真正茶农。   
  张淑珍敢想敢干,她从绿茶入手,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试制小组,亲自带队深入全县50多个茶场,手把手地指导农民如何采茶、摊晾、揉茶、炒茶。经过几年的精心培养,一大批农民熟练地掌握了制茶的技巧,其中还涌现了不少“炒青能手”。在日积月累的学习和反复实践中,这批茶农成为商南茶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经过6年多无数次的试验总结,她主持研制的“商南泉茗”于198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功跻身高档茶品。  
  1992年,“商南泉茗”荣获全国茶叶最高奖项“陆羽杯”,被评为中国西部名茶。2001年,张淑珍又带领茶叶科研小组成功研制出了“商南仙茗”,2008年“商南仙茗”获得中国(西安)茶业文化博览会金奖。2017年,79岁高龄的她又利用小叶绿蝉叮咬吸食过的茶叶,制成名茶——“东方美人茶”。  
  永不满足、创新探索是张淑珍干事创业的秉性。在品牌相继推出之后,张淑珍又开始向乌龙茶、铁观音等名茶进军。至今,她已研制出了商南本土的青、绿、红、白、黑五种茶品。尤其是“双山白茶”,一经推出便成为茶中“贵族”,2002年,商南“双山”牌茶叶商标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为“著名商标”,这座里程碑为商南茶叶走向全国拿到了通行证。  
   盘活体制机制 创新产销模式
  20世纪7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造就了万人上山开茶田的壮观景象,商南县在荒山野岭上开创茶园数万亩。但由于当时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茶叶营销渠道只能走供销社一条路,导致茶叶大批量积压、滞销,茶叶效益微乎其微。  
  如何让农民“以茶致富”,张淑珍一度陷入困顿忧虑之中。1984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允许茶叶多渠道经营。丈夫焦永才建议说:“商南茶要想做强,还是要靠龙头公司的带动,市场是残酷的,不要让千万茶农的致富梦破灭。”这给了张淑珍极大的动力。  
  1985年3月,时任茶叶站站长的张淑珍毅然决定,联合全县36家茶场,整合6000多亩茶园,成立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自主营销、自负盈亏,走上了产销一体化的路子。从此,茶叶联营公司成了茶农们坚实的后盾,为茶农提供了从生产到销售、从种植到管理、从研发到推广等一系列的技术指导和全程服务,连设备的更新维修也由公司出面,最终以“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有力地提高了茶叶的综合效益。从1992年起,茶叶站职工全部脱离财政供养,实行企业化管理,为全县的事业单位向市场经济转轨树立了典型。  
  茶叶能挣更多钱了,茶农们有了依靠,干劲也更足了。商南茶产业的巨大风帆再次高高扬起,驶向了浩瀚无垠的市场大海。20多名跟随张淑珍步伐丢掉“铁饭碗”的职工,人均年收入过万,多数人住进了三室一厅的家属楼。当时在商南县城,只要说是在茶叶联营公司上班,就会有人投来羡慕的眼神。公司成立20年后,联营的茶场多达120个,茶场面积发展到了14.97万亩,年产茶叶130多万公斤,年产值高达1.3亿元,总资产达到3387万元。随着茶叶联营公司的迅速发展壮大,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文明示范单位”“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科技推广先进单位”。  
  “一个产品要发展、生存,必须把技术、市场和生产者连起来,才能越做越强。”谈起公司的创办,张淑珍感慨地说:“一开始跟着我丢掉‘铁饭碗’的同事们,都没有后悔过,只有让所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茶农们结成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推动茶产业大发展,让群众富裕起来。”  
  普及茶艺文化 推进茶旅融合
  文化是一个地方和事业发展的灵魂,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方人的品性。茶文化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形式,让人感悟茶艺独有的淡雅宁静、清新脱俗的精神内涵,在润物无声中得到文明熏陶。以茶富民保温饱,以茶养民慰精神,这也是张淑珍多年以来坚持不懈的追求。  
  “茶艺不是泡茶时的繁文缛节,而是人因茶而获得高雅、清静的品质。这是我在张老师的教导下领会到的真理。”张淑珍的高徒、商南茶道表演艺术家陈平如是说。陈平记得包括自己在内,张淑珍培养了数十名茶道、茶艺人才,不仅为打造商南茶的品牌效益,注入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还为传承茶文化,推动茶旅融合贡献了力量。  
  2000年,在张淑珍的提议下,商南首个“茶叶节”应运而生,成为陕西第一次以茶叶命名的节日。4年后,商南县推出了“旅游茶叶节”,2006年第二届旅游茶叶节举行之时,央视七套“乡村大舞台”栏目将目光聚焦商南,让商南茶道、茶艺表演走向了全国。一时间,茶道、茶艺表演在业界掀起了热潮,吸引了业内人士的纷纷效仿。为了规范茶道、茶艺传播,张淑珍在众多茶艺解说词中整理了“茶艺四要”,并打印成册,供行业内的各地表演团队借鉴使用。2012年,茶叶联营公司的茶叶表演队荣获中国·陕西(商洛)茶叶节“金丝源杯”茶道、茶艺表演一等奖。  
  漫步在今天的商南,一幢幢别致典雅的别墅小楼依山而居,绿荫掩映下,宛若一幅幅烟雨江南的山水画,平坦整洁的柏油路像银色丝带蜿蜒而上,修葺一新的小广场与绿树鲜花相得益彰,一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景象。茶园风光苍翠欲滴,特色民宿、茶艺馆镶嵌其中,每一栋建筑的造型和设计都流露着古朴雅致的艺术气息。60多年的不懈奋斗,张淑珍以先行者的创业精神把荒山秃岭变为聚宝盆,把小茶叶做成了大产业,以茶文化的春雨,滋润着商南的山水人心,改变了茶农的生活方式。茶香绿海沁人心脾,茶旅融合振奋人心。如今的商南茶业正适应时代发展,在茶旅融合之路上绘就着乡村振兴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