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种植天麻踏上小康路
本报记者 南 玺
文章字数:1982
    谢付记(中)晾晒天麻

  “谢大哥,麻烦你看看我家的天麻种子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为什么今年产量没有去年的好了?”11月9日,在商南县清油河镇碾子沟村村民谢付记家,一位邻居匆匆忙忙前来咨询。
  面对疑惑,谢付记耐心解答:“你看你家天麻种植的地方光照充足,加上今年雨水较少,跟去年比会有一定的减产。种天麻要在半阳半阴的地方,最好是土质含酸性,不要含碱性,菌棒排匀,把菌种放多一点,这样就会好很多。”
  谢付记一一向村民答惑解疑,直到村民满意地离去。
  今年54岁的谢付记并不善言谈,当听到清油河镇干部夸他是天麻种植方面的“土专家”时,他腼腆一笑,直言国家政策好,各级干部一直帮助他,才让他有了发展天麻的勇气,慢慢从昔日的贫困户一跃成为今日的致富带头人、天麻种植方面的“土专家”。
  说起与天麻种植结缘,谢付记说,他是在2012年开始尝试种植天麻的。
  “那时候听说收购一斤天麻15块钱,一亩地可以种2000窝,亩产达1万斤左右呢,就想着小打小闹赚钱。”说起最初种植天麻的经历,谢付记感慨地说,“开始只是想着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家中孩子相继考上大学,每年的费用算下来需要两三万元,而我在周边村镇干建筑活,每天仅有100元工钱,巨大花销使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2015年底,谢付记家因学致贫被确定为贫困户。戴上贫困户帽子对谢付记来说并不光彩,他就开始琢磨如何挣钱。“如果仅仅依靠种粮食、打零工,什么时候才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儿女上学欠下的债务什么时候才能还清……”
  过了大半辈子从不服输的谢付记在那些日子天天眉头紧锁,一个人一坐就是大半天。
  碾子沟村山大沟深,森林资源丰富,缓坡地、谷沟地较多,是种植天麻的最佳区域之一。谢付记在天麻种植方面也是小有名气,但是由于缺乏产业发展启动资金,种植规模一直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当时,在谢付记整日愁眉不展之际,商南县检察院包扶干部郭宝成帮他申请到5万元贴息贷款。
  谢付记拿出1万元作为股金投到村上的兴源天麻栽培专业合作社,其余的4万元作为种植天麻的启动资金。为确保种植的天麻品质好、产量高,卖出好价钱,他先后购买了多本关于天麻种植的书籍,不断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他还自费去河南卢氏县学习天麻育种技术,回来后尝试培育种苗并取得了成功。
  经过一年的打拼,谢付记种植的1000窝天麻个头大、产量高、质量好,一下子就卖了4万多元,加上合作社入股分红的5000元和发展7000袋香菇卖得的2万多元,他全年净收入近6万元,让他彻底甩掉了贫困户帽子。
  尝到甜头后,谢付记决定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天麻越种越好,年年都收入可观。
  “天麻种植是一个细活儿,从种子选择、播种育苗、后期管理等方面都要掌握好种植技术。”经过10多年的种植,谢付记在“土方法”的基础上添加新种法,天麻的产量和收入逐年增加,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产业大户。
  “每年3月做菌种,4月配菌棒,6月繁殖天麻种子并种植,7月进行后期管理,再到11月初挖天麻,虽然听着可能就是一个过程,但有时候如果出现育种不成功或降水不够的年份,减产在所难免。不过说起来,天麻种植还是收益很可观的,你看我家的砖房,就是卖天麻后盖起来的。”谢付记的妻子余秀琴直言,只有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差,村上人没少帮助我,这些恩情在大家看来可能没什么,但是对我来说,这是我困难时期支撑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我给村上做不了什么大事,能伸把手的时候我就伸把手。富了之后不能忘国家的恩,不能忘党的恩,我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在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了,我有义务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把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谢付记笑着说。
  村民张有森是残疾人,平时就靠干点农活卖点土特产过日子,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十分紧巴,谢付记鼓励他种天麻,但其担心没钱没种子没技术,种天麻的事一拖再拖,眼看过了天麻栽种的时节,谢付记直接从自家拿出15公斤天麻种子,免费让他使用,还手把手教他天麻花粉传授技术。后来,张有森种植的400窝天麻收获后卖了1万多元。村民胡国名怕天麻行情不稳定不赚钱,谢付记承诺对他种的天麻进行保底价收购,消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胡国名今年种了1000窝天麻,是往年种植数量的一倍。村民李辉家交通不便,天麻菌种怎样运输到家成了问题,谢付记帮他买了500窝菌种用三轮车分批次免费送到其家中……在谢付记的带领下,碾子沟村成立了天麻种植合作社,大伙抱团发展,组团闯市场。如今,碾子沟村的天麻在省内小有名气。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谢付记通过自己的苦干、实干、巧干,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并拉着乡亲们一起向小康迈进。“我现在打算继续改良天麻种子,争取培育出更多更优质的天麻。以前的种子品种老化,产量越来越低,有的人看着种天麻没有开始的效益好就会放弃,但我更想坚持下去,更好地发展天麻种植,不断帮助跟我家庭情况差不多的人提升生活品质。”谢付记笑着说。
  没什么豪言壮语,谢付记用自己的行动,不仅摘掉自家的贫困帽子,还帮助村民共同致富,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