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伶伦馆游记
姜福军
文章字数:1377
  壬寅年腊月,雪过初晴,正午时分,阳光暖和,大地金辉。抗击疫情,居家数日,心情烦闷想去户外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忽然想起音乐小镇南塬北边,呼雷山上伶伦馆建成已久,还未攀爬,未睹真容。于是打开手机百度一下伶伦这个人:伶伦又称泠伦,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为黄帝时代的乐官,是中国古代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始祖,即中国音乐的始祖。查毕兴趣大增,召集家人,开车不长工夫就到呼雷山下。
  过路天桥,铜铃叮当,木雕迥异,栏杆古色古香。伶伦广场,宽敞明亮,东有雕柱无数,顶有水晶飞禽图案饰品,独领风骚。南镶大石,刻有书法家原康生题的“伶伦广场”四个绿色大字。有粗约尺余,长约十余米的仿古竹笛管紧挨巨石,这个竹笛管亦有来历:即乐官伶伦受黄帝之命制成音律体系,在呼雷山聆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用竹子定出十二律,与五音相结合。
  抬眼望山,台阶无数,背阴积雪,还未消融。随其上行,积雪软绵,树木茂密,山风呼啸,松柏上的积雪随风落下,如雾似霜。台阶处拐几个大弯,弯弯处均建有根据伶伦凤鸟鸣声制作出乐器的雕塑凉亭,鸟为凤凰,吉祥之兆。上面有宣传简介:春秋时期有师旷、钟仪、贺云、孔子等有名的琴师。师旷为晋国盲人,但听力超凡,有极强的辨音能力,他的《白雪》《阳春》《玄默》等都是琴曲中的不朽经典。钟仪善弹的楚调,还促进了晋楚两国的和平关系。贺云所作《风雷引》,孔子所作《获麟操》都是感人的琴曲……向东拐一个大弯,来到山顶广场上,正东一个圆形铝合金雕塑在太阳照射下熠熠生辉。正西有几栋建筑,造型独特,风格诡异,气度不凡,独具匠心,自成气候,其中一栋坐西向东,有著名书法家赵万年题的墨宝,字迹俊秀,超脱凡俗,自成一派。
  因疫情原因,我们在外围溜达着。出了山顶广场,向西道路宽阔,一条柏油大路顺山脊蜿蜒而下。游人稀少,偶有几辆车呼啸而至,是从南边盘山公路开上山的,车上下来的人说说笑笑,游哉乐哉。长空栈道与各建筑相连,设计独特。斜坡草坪,绿化井然,随栈道曲折而进。山腰上的四合院古典雅致,赏心悦目,院子有大钟六口,精心雕刻的汉字石盆置于台阶两侧,有仿古鼓乐置于屋檐下。曲径通幽,建筑设计独具匠心,别具一格,原来整个山体建筑是连接在一起的。
  向南望去,整个呼雷山隶属蟒岭山系,海拔一千多米,每雨云必先复其上,雷鸣之声,回旋激荡。几条山脊呈扇形排列,松柏密集,白雪覆盖其间,那些上下粗细匀称的柏树,像一个个绿色的巨人屹立满山,坚守日月,蔚为壮观。两大片密集的槐树林,苍劲有力,随风摇曳,我想春天山坡一定会开满槐花,招蜂引蝶,香飘幽谷。山脊松柏簇拥,锅形山顶相连,绵绵不绝,围着伶伦馆,形成一道巍峨壮观的天然屏障。正东兑山,那一片建筑和松林清晰可见,东北角像古墓的封子山全貌在视线之内,群山荒坡夹杂着沟壑房舍,像极了黄土高原错落有致。
  北边好风景独占鳌头,向西向北眺望,南环和城西大道车辆穿梭不息,银光闪闪。低矮的北塬已被高楼遮挡,莽莽苍苍的秦岭山脉从东到西绵延着。不远处的馒头山上,云燕楼塔顶金碧辉煌,塔身则掩映在一片松海之中。西部新城尽收眼底,成片成片的高楼大厦气势如虹,几乎相连,阳光照射在上面格外醒目,洛南魅力新城名不虚传。
  下山途中,原路返回,历时半天,颇有收获。而今,生活慢慢步入正轨,人们用智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建设着自己美丽的小城,华阳巍然,洛水长流,相信这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