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柞水 “五力”同发 提升信访为民办事质效
本报记者 张 英
文章字数:1831
    柞水县不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探索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该县连续5年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称号。

  今年以来,柞水县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全面提升为民办实事水平,探索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以“五力”促“共治”,建立“五位一体”的信访治理体系,努力实现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该县连续5年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称号。
  “政治”聚合力 做实“责任”信访
  日前,在柞水县信访接待大厅,信访人柏某高兴地说:“真是没想到呀,我向村组反映多次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今天在杜部长的协调下得到了彻底化解,真心感谢党、感谢政府。”这是柞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晓宁在县信访大厅坐班接访时的场景。
  为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实打实”为群众解难,柞水县信访局提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到县信访大厅坐班,处理复杂疑难信访问题。推行“县委书记安排部署,县级领导包抓跟进,信访联席会议研判,公、检、法、司集中会商,县委督查办督办落实,镇(街道)部门联动化解,定期上报推进情况”的机制,推动积案化解,治理重复信访。今年上半年,化解信访积案25件,中央和省上交办第三批重复信访治理案件8件,已办结6件。
  “自治”添动力 做活“阳光”信访
  今年以来,柞水县发挥信访制度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整合党的各级组织力量,逐步形成了以资源社会化、管理网格化、手段智能化、化解多元化的全域社会治理新模式,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今年年初,杏坪镇联合村陈某到县信访联合接待大厅反映其父亲在新疆和田县打工期间左腿受伤,5个多月来工伤赔偿一直协商不下来,请求县上协助处理。
  县信访局局长周成全了解情况后,立即协调对接联合村的包扶单位县审计局和杏坪镇政府,共同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3名干部远赴新疆和田县,经4轮协商,陈某父亲终于拿到了赔偿金,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只是近年来柞水县信访局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作为信访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从家长里短的小事,到事关全局的大事,只要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我们都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依法依规、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周成全说。
  目前,全县成立了“一约四会”组织82个,在网格中培育学法中心户1100户和法律明白人440个,通过网格的动态监管、上报,对人、事、物的及时掌握,实现人在“网”中、事在“格”中,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得到化解、信访案件第一时间得到办理。
  “法治”增定力 做强“法治”信访
  柞水县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依法解决信访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开展《信访工作条例》集中宣传活动20多次,向群众普及、宣传信访知识,强化信访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成立以基层司法所、市场监管所等为基础的依法化解信访工作专班,设立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82个,在调解处理信访矛盾时,坚守法律底线,依靠法律止息纷争、息诉罢访。
  柞水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李小军说:“要充分利用法律的武器,对于缠访、闹访、越级信访和寻衅滋事等违法信访行为,坚决依法依规进行处置。”近年判处刑罚2人,彰显了法治信访权威。
  “德治”生内力 做好“人文”信访
  柞水县从德治入手,以德预访、以德止访。积极推进“最美人物”“柞水好人”等典型评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厚植诚实守信、遵法守规的思想根基,降低失信信访行为。积极宣讲优秀家教家风,搭建红黑榜、曝光台等平台,评选“十星级文明户”6646户,“好媳妇”15名、“好婆婆”18名,有效提升群众道德文明素质,减少了缠访、闹访现象。拓宽人文关怀渠道,善待关爱困难信访群众,精准施策开展帮扶救助,发挥信访户特长,促使其有经济和社会价值获得感,营造了依法上访、以德化访的良好氛围。
  “智治”提效力 做优“数字”信访
  以数据共享为途径,全力提升网上信访水平,柞水县“网上信访”工作在省、市多次位居前列。建立“信访网上投+业务网上办+结果网上评”信访新模式,简化群众反映问题流程,提高答复办理效率和质量。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平台建设,发挥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创建“和德”“家道”“和事佬”品牌调解工作室,推动信访问题通过调解结案。
  “县信联办对有重大影响或事关全局的信访矛盾纠纷,组织相关政法部门和法律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化解,取得了良好成效。”柞水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汪正华说。
  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排查各类信访矛盾纠纷131件,化解128件,化解率达97.8%,未发生一起倒流信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