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电商铺就乡村振兴“快速路”
本报记者 马泽平 南玺 见习记者 杨若阳
文章字数:1268
  “别看我们村子在大山沟里,但信息并不闭塞,去年,我们通过村上的电商平台销售农特产品净赚53万元,前几天,韩国客商还慕名上门签订了红小豆农特产品销售协议。”4月7日,柞水县红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产品展示室,红岩寺镇本地湾村党支部书记张贻显自豪地告诉记者。一旁的展柜里,整齐摆放着核桃油、木耳、香菇、蜂蜜等20多种标有生产许可证的本地湾村农特产品。
  本地湾村是柞水县今年“千万工程”示范村,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843户2433人,村内月亮坪移民搬迁小区居住420户1680人。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近就业,村上成立红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距移民搬迁小区1.5公里处,建设了包括12个食用菌种植智能控制大棚、1条核桃油深加工生产线、3个标准化农产品分拣包装车间的生产基地,带动全村发展木耳、香菇40万袋,建设连翘产业基地1000多亩、连翘育苗10亩,利用连翘花养殖蜜蜂300箱,目前村资产超过千万元。
  走进红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智能控制大棚,一排排菌棒错落有致,肥硕的香菇铆劲生长,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小军正组织群众采收鲜菇。“4月正是香菇生长旺季,过了5月我们就种植木耳,这样接茬种植大棚不空闲、效益高。”杨小军说,“我们坚持村干部双向任职,既抓村中心工作,又抓集体经济,以前是村里穷老百姓出门搞副业挣钱,现在是村干部带着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致富,感觉都不一样。”
  “本地湾村地处深山,交通不是很便利,农产品会不会滞销?”面对记者提问,张贻显笑着说:“我们村产品存货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这两年通过村上电商服务中心,我们的农特产品和南京三友农产品有限公司、宝鸡文理学院、西安交大等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销售渠道一直畅通无阻。”
  去年,本地湾村电商服务中心业务迅速扩大,急需电商人才,村“两委”聘用本村大学生张淋淋返乡工作,组建电商运营平台,一年销售额就达到数百万元。张淋淋介绍,做电商产品质量很重要,本地湾村农特产全都选用当地优质、无污染的农产品作为原料,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网上很多回头客购买村上的农特产就是看中了质量有保障。
  村上产业“盘子”做大了,电商渠道打开了,本地湾村这些“小体形”农特产为集体经济增收释放“大能量”的同时,村民的钱袋也鼓起来了。瞄准红岩寺镇丰富的核桃资源,本地湾村建设核桃油加工生产线,在产供销的产业链上帮助30多户困难家庭就近就业。47岁的脱贫户陈崇明,父亲残疾、母亲年迈,搬迁到月亮坪移民搬迁点后,常年在村上公司上班。“我不出村子一年四季天天有活干,每个月3000多块钱,还能照顾父母亲,这下把日子过顺了。”陈崇明说。目前,本地湾村通过补强农特产品产供销产业链,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400多人。
  “本地湾村依靠电商新业态铺就的销售渠道,不仅解决了村上的产品销售问题,还带动全镇农产品实现产销两旺,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诗与远方’。”红岩寺镇党委书记李沛峰说,“红岩寺镇党委着眼于红色文化、绿色资源和地理特点,将不断丰富乡村业态,发展红色旅游、美丽经济、‘候鸟’式避暑民宿等新产业,不断激发内生活力,为乡村振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