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侵侵槲叶香
李小奇
文章字数:1354
  端午将至,在商洛的大小集市上随处可见一捆捆绿莹莹的槲叶,还有用槲叶包好的一筐筐槲叶粽,这是端午前集市上的时令商品。它们像潮汐,端午前热情涌来,端午一过,悄悄隐退。拿起一个槲叶粽,槲叶的清香扑鼻而来。满山槲叶,经农人的手摘下,带着生命的清气走下山岗,将五谷包裹,与端午相约,成为我们永不褪色的记忆。
  槲树属于壳斗科落叶乔木,别名柞栎、青岗、金鸡树等。槲树主产中国北部地区,生长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山西等省山地丘陵地带,陕西、湖南、四川等省也有分布。槲叶是互生叶,叶片较大,倒卵形或长倒卵形,边缘有波状裂片或粗齿,叶革质或近革质,叶片内外有绒毛,背部稍有些涩,叶脉清晰,主脉一条,侧脉多对,一片叶子就是一幅画。如果将槲叶捶染在棉布上做成包或者衣服,花纹一定非常自然、漂亮。槲树长出嫩叶后老叶方凋落,故蕴含了子孙昌盛的美好寓意。
  正是因为槲叶大且结实,所以很多地方用槲叶包裹食品。山东、商洛等地都用槲叶包粽子,我的老家河南南召则用槲叶来蒸馒头。用槲叶包粽子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据考古发现,在信阳城阳城遗址的一座战国中期楚国贵族墓中,出土了用槲叶包裹的谷物。结合着传统习俗,考古专家认为,槲叶包裹粮食很有可能是目前我国发现的粽子的早期形式。商洛是秦楚文化交融的地方,用槲叶包粽子的习俗有可能是楚文化的延续。
  槲叶在生活中的运用远不止食用,还有药用价值。在《肘后备急方》《普济方》《本草纲目》等药学著作中都有以槲叶入药的记载,治疗吐血、冷淋、蝼蛄瘘等疾病都要用到槲叶。
  槲叶还可以做斗笠,《格致镜原》记载了槲叶做斗笠的方法:“有竹丝为之,上以槲叶细密铺盖,名叶笠。”看了这个记载后,我心向往。试想雨天若有一顶槲叶斗笠,戴上它雨中漫步,既轻便,又可听雨打槲叶之声,何等惬意。再想晴热酷暑,戴槲叶斗笠,既可防晒,又有槲叶之清香,亦很胜意。
  槲叶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还走进了诗歌里。自唐代至明清,槲叶在诗歌中被反复歌咏。李贺写了“侵侵槲叶香,木花滞寒雨”,描绘了山上槲叶稠密交叠的状貌,还有它散发的清香之气。唐代诗人中对槲叶情有独钟的温庭筠,有两首诗是写商洛的槲叶,一首《送洛南李主簿》中“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一首《商山早行》中“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足见商山槲树之多和作者对槲叶的钟情。
  “槲叶离离枫叶赤”,秋天叶子脱落的季节,槲叶并不凋零,因为饱含对树与枝的眷恋,还带着对春天新生嫩叶的期待,所以依然稠密。秋天的槲叶换绿装为黄衫,站立出成熟的气度。“枫叶初丹槲叶黄”,陆游用他的笔画出了槲叶明丽的黄色和枫叶热烈的红色,红黄相间,是秋天山野最美的风景。“槲叶满山风”,槲叶与风共舞、同歌,诗人许浑一定是看到、听到了槲叶快乐的笑声。司空曙《雪二首》中的槲叶极具情调,“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窗下槲叶挂满枝头,夜间雪花簌簌飘落,槲叶伸出手掌迎接冬之精灵,共同唱出天籁,陪伴孤独的山居者并给他诗的灵性。宋代的苏轼笔下有“一山皆槲叶”的气势,元代的周权以“秋深槲叶满空山”的诗句相应和,杨万里则书写自家东园“松花槲叶满亭中”的风景,黄庭坚、葛胜仲、曹勋、陆游、辛弃疾等诸多文人都在书写这一片片普通、实用而美好的槲叶。
  槲叶,带着生命的气息与我们相遇,于是就多了一个槲叶与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