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九十年前的一则商县葡萄酒新闻
刘毅
文章字数:1711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6月26日《西京日报》载    《牛尚才氏酿制葡萄酒》原文影像

  近日查阅旧报刊,读到一则民国时期的新闻,从中可略知彼时商县境内葡萄酒行业享受减税优惠政策之情形,兹录如下,与读者共飨。
  牛尚才氏酿制葡萄酒
  因创办伊始呈请减轻酒税
  建厅准援例减征以示提倡
  商县商人牛尚才,对于工业,向具热忱,近拟设立尚芳化学工业研究社,酿制葡萄酒,以资提倡国货,而期挽回利权,惟以此酒行销伊始,非请求政府提倡保护,难期推广。
  查龙驹寨大芳公司所制葡萄酒,行销之初,其税率为每斤大洋四分五厘,于今十余年之久,始加至每斤税洋一角四分。该商昨呈请建厅,转咨陕西烟酒总局,依大芳公司例暂用最轻税率,嗣后如销路推广,再行逐渐增加。建厅据此后,以该商所赍葡萄酒样品,经由该厅化验结果,酿制成分尚未含有妨害卫生杂质,且富于铁素,具有滋补血球之功,当经批饬,仍求改良,以期尽善。
  至请减税一节,似可援例减征,以示提倡。昨已咨请印花烟酒总局查照办理矣。
  这则新闻刊载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6月26日《西京日报》六版(来源于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该报业务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是国民政府在西北地区发布言论、控制舆论的重要载体。
  文中的“商县”在民国时期辖境包含今商洛市商州区及丹凤县大部分地域。“牛尚才”及其所拟设立的“尚芳化学工业研究社”未见他处记载,情况不详,只是牛姓在商州城中多聚居于牛家斜(今属商洛市商州区城关街道商中路社区)一带,其人或为该处人氏。
  民国时期,民族工商业风雨飘摇,大量外国商品充斥市场,国货严重滞销。“九一八”事变后,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感、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与稳固政治的迫切需求等因素交互作用,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的国货运动,民族工业得以发展。“挽回利权”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一项重要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增强,推动了民族工业的成长。牛氏拟设企酿酒一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故而文中提到“以资提倡国货,而期挽回利权”。
  “龙驹寨大芳公司”由师从意大利传教士安西曼(出身于葡萄酒酿造世家)的河南南阳华姓客商始创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初名“陕西省龙驹寨协记美利葡萄酒公司”,后相继更名为“西北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商县龙驹寨大芳葡萄酒公司”等,所生产的葡萄酒闻名遐迩,该企业也是我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最早的两个厂家之一,另一家即张裕葡萄酒。
  “龙驹寨”即今丹凤县城龙驹寨街道,民国时为商县东部重镇。“建厅”指民国时期的陕西省建设厅,其前身为陕西省实业厅,主要负责全省水利、交通、都市建设、矿产及发展农工商业等事宜。“陕西烟酒总局”及“印花烟酒总局”指民国时期的财政部陕西印花烟酒税局,该局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11月陕西省政府改组后相继设立的机构之一,主要负责办理征收印花税及各项烟酒费税事务,直隶于财政部。“赍”读jī,送、携带之意。“血球”即血细胞,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
  窥斑见豹,这则新闻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新闻中的大芳公司在其所产葡萄酒行销之初,即享受每斤大洋四分五厘的低税率税收优惠,十余年之后才恢复到每斤税洋一角四分的正常税率。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在风雨飘摇的民国时代慢慢起步并逐渐发展壮大。
  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5日《西京日报》一则新闻《龙驹寨请改设县治建议书》称:“近年来,吾陕以葡萄酿酒者,惟三原及龙驹寨两处而已,其在龙驹寨者,为大芳葡萄酒公司……该公司利市十倍。”正是因为有大芳公司得益于低税率的税收优惠而逐步发展壮大的成功先例,本县商人牛尚才才拟效法大芳公司设企酿酒,并依大芳公司例申请享受最轻税率,最终获得当时的税收管理部门批准。
  一城红酒,百年味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大芳公司实现公私合营,改制为陕西丹凤葡萄酒厂。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该厂所产的丹凤葡萄酒畅销西北地区,盛极一时。时至今日,丹凤县已建成以陕西丹凤葡萄酒有限公司、丹凤酒庄等“三厂三庄”为龙头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县委、县政府更是将葡萄酒作为首位产业来培育,丹凤葡萄酒酿造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丹凤葡萄酒更是成功跻身“中华老字号”,丹凤县也荣获“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名城”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