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交警队伍里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薛丹江 李 亮
文章字数:1856
  他曾是一名军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过个人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也是他,刚刚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他叫肖绪勤,1965年出生,现任山阳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
  1982年,肖绪勤入伍后,从战士到班长,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够从严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1984年8月1日,他被部队荣记三等功一次,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5年12月,他所在的部队接中央军委命令赴滇参加对越南自卫反击作战,他毅然决然地向连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参战。部队开赴前线后,他又向连队首长请求到一线去,连队首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他带领一个班去了连队的最前沿—13号阵地2号哨位,这是—13阵地的咽喉,敌我双方阵地相距只有130米,战略地位险要,也是敌军争夺的要点。进入阵地后,他及时将阵地情况、敌人活动规律、本班防御阵地前沿敌军火力部署、人员情况和防御区域告诉给本班每个战友,要求他们要树立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信心,要克服胆怯害怕的心理,按照平时训练的战略战术要点应对战场上的突发情况,并要求每个战士必须写好阵地日志,观察敌军活动规律,熟记敌军火力点通道、增援线路。1986年4月24日夜凌晨两点,敌人乘我部队换防立足未稳之际,组织一个连的力量,对—13号阵地2号哨位发动偷袭。战斗打响后,他果断指挥全班投入战斗,在两个多小时的反偷袭战斗中,阻止了敌军4次进攻,全班战士无人受伤,而他的左小腿受伤,连队卫生员来检查后,发现弹片还在小腿里,他说:“你取吧,我坚持得住”。连首长得知这一情况后,让他下阵地住院治疗,他说:“我是班长,我能坚持,这点轻伤,我不会下阵地的”。
  在他参加对越防御作战的一年之中,共参与各类战斗24次,由于他指挥果断,战绩突出,全班战士无一伤亡,全班荣立集体一等功,6人荣立三等功,1人火线入党,集团军给他记个人一等功一次。
  1987年12月,肖绪勤光荣退伍,回到了家乡。组织分配他到山阳县酒厂保卫科工作,他做到退伍不褪色,做事认真负责,果断利落,五年中,他从保卫科长到办公室主任,配合县公安机关破获酒厂盗窃案件5起,挽回经济损失5万多元,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12月,他被县委推荐任中村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他始终以一名军人的标准和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在基层乡镇工作的3年中,他帮助、资助困难群众20多人,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1993年度,他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
  1994年10月,他被调到山阳县水利局特种水产养殖场工作,一个新的环境,新的行业,再次需要他从头再来。他与工人们一道下池塘、上市场、搞生产、抓经营、跑销售,连续5年被评为全县水利系统先进个人。
  2006年3月,他被组织调往山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在他看来,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就是一条延伸的五线谱,作为一名交警就是这条五线谱上的音符,如何在这个五线谱上弹出人生最强音?他就是以军人的勇气和毅力钻研法律法规,学习公安业务、公安心理学、社会管理学等一切与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由于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他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在交警岗位上屡立新功。2010年“7·23”特大洪水自然灾害中,早晨他奋战在城区抗洪抢险第一线,与全体民警一块扛沙袋,堵缺口;中午接到县政府指令赴两岭乡参加抗洪救灾,道路中断,山高路陡,泥石流遍布,险段塌方四伏,45公里的道路,他与战友们步行了9个多小时,奋战4天4夜,顺利完成抗洪抢险任务。2016年“8·12”特大滑坡事故,是山阳县有史以来最大的地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为了确保救援大通道有序无阻,大队安排他负责通往事故现场通道高坝出口至黄土凸路段保畅工作,他带领6名民警,在烈日炎炎似火烧的情况下,24小时坚守在岗位,累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吃包方便面,警服上的汗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们的团队没有一人退缩,靠着一瓶风油精硬撑了50个小时,圆满地完成了保畅工作任务。
  肖绪勤在单位更多的是在做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作为办公室主任,大队综合性材料都由他来完成,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他积极向上,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在他从警的14年中,3次被省总队评为优秀民警,两次被市公安局评为优秀民警,5次被市支队评为优秀民警,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环境保障工作先进个人,档案管理先进个人,县公安局优秀民警、优秀宣传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各类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当作下一次进军的号角……
  在他的背后,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泪水、艰辛,以及对家人、对父母的愧疚。而他常说:“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我的一生要无愧于军队的培养、党的教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示退伍军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