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暖年腊八粥
程毅飞
文章字数:1367
   
  腊八是年的门槛,跨过这个门槛,暖暖的年就近在眼前了。
  按乡下习俗,冬至过后,就要早早准备腊八了。腊八即腊月初八,古为“腊日”,俗称“腊八节”。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佛粥,即腊八粥,袅袅粥香飘在古老的民俗里,人们送粥、吃粥,祈福增寿,喜迎新春。
  在老家,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做腊八粥的。做腊八粥的食材也是就近取得,无非是莲子、红枣、栗子、豆子之类。每到腊八前夕,母亲就开始准备熬腊八粥的原料,每一颗莲子、红枣都是她精心挑选的,她常说“好枣好莲,好运好年”。所以,每年的腊八节,母亲的腊八粥总是牵动着我的思绪。
  母亲是做腊八粥的高手。记忆中,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天刚麻麻亮,母亲便轻手轻脚溜下炕,抱柴生火,烧锅煮料,在灶间忙活开来。母亲做腊八粥极有耐性,一招一式都像是在照料自己的孩子——先将红豆、绿豆、栗子这些比较耐煮的食材下锅,小火熬煮,待这些食材一个个张开“小嘴”,再加入磨碎的苞谷颗粒、红枣等,文火慢熬细煮,并用长把勺子不停搅动,以防黏锅。
  香味升腾,穿堂入室,一直飘到炕头,我便一骨碌爬起来,草草洗把脸,就来到灶间,寸步不离地跟在母亲身后问:“快了吗?”母亲总是笑着说:“快了,快了。”听着锅里“咕咚咕咚”的响声,望着热腾腾的粥泛起的泡泡,闻着从锅沿飘逸而出的粥香,母亲一边忙着,一边给我们讲有关腊八节的传说故事,每次讲完,总不忘补上一句:“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在雾气弥漫中揭开锅盖,但见锅里的腊八粥晶莹剔透,红中透着白,白里染着黄,黄中泛着绿,单是看上一眼,就让人目清眼爽,心旷神怡。
  熬好的腊八粥,母亲总先让我们端给父亲,再给乡里乡亲的邻居都送一碗过去。做完这些,母亲才开始给我们盛粥。这时候的我们早就垂涎欲滴了,便争先恐后地奔向桌旁,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碗腊八粥下肚,香喷喷的可口不说,还热热的,暖暖的,诱惑着胃口,使原本就骚动不已的肠胃更加亢奋起来,吃了一碗,还想再吃一碗,直到肚皮圆腾腾,鼓囊囊了,才一步一颠地离开。
  吃了腊八粥,离过年就不远了。正如俗话所说:“吃了腊八饭,忙着要过年”,这时,家家户户就都忙着开始置办年货了。对忙碌了一年的乡下人来说,无论身处何方,无论贫穷与否,快过年了,采购年货是一年里一家人最隆重最开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山货土产要置,烟酒副食要买,灯笼门神要接,鸡鸭鱼肉要办……自家有的,要归拢,自家没的,要赶集采买,一个个忙地脚打后脑勺,但都面带笑容,喜气洋洋的。
  当然了,如果正好在腊八前后几天去赶集,你一定会与专卖腊八粥的小摊不期而遇,集市边上,支一口大锅,生着炉火,滋滋地熬煮着地道的腊八粥。那诱人的香气,从半旧的锅盖缝隙冒出来,和着暖暖的烟火味儿,驱散了寒气,弥漫在整个集市,为原本就热闹非凡的年货市场带来了别样的年味。“来碗腊八粥”!你一声吆喝,“好-嘞”!摊主一声应答,未尝美味,先暖人心。盛粥人麻利的动作,富有情调的话语,让你倍感亲切;双手捧碗,腊八粥热气扑鼻,小吮一口,尚未咀嚼,心就被香香暖暖的味儿盈满了。
  又是一年腊八至。如今,过腊八节,吃腊八饭已是平常稀松的事了,母亲也离开我们两年多了,但每到腊八节,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做的腊八粥,眼前浮现出乡下老灶台前母亲忙碌的身影,她那娴熟的一招一式,一经搅动,便会飘出浓浓的香,唤起我暖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