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加油干 终脱贫
白志鑫
文章字数:1295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当前既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又是生产备耕的农事期。近日,走进镇安县木王镇平安村辛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香菇种植基地,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一朵朵香菇升柄展伞,戴着口罩的种植户在棚里棚外忙碌着。
  “最近香菇进入生长期了,我们在陆续采摘中。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在镇村干部指导下,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好香菇生产。”食用菌大棚里,脱贫户王世亮一边查看架子上菌棒的生长情况,一边高兴地向记者讲述着自己脱贫后生活的变化,“过几天产量会逐渐增大,到时候就更忙啦!现在房子重新翻修了,家门口实现就业了,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啦!”
  王世亮曾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脱贫户,这几年在村上的帮助下种起了食用菌,靠着自己的努力脱了贫,是村里人人称赞的脱贫模范。“我年轻的时候腿受过伤,干不了重活,只能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王世亮家里4口人,基本靠他一人务农、打零工挣钱,一家人年收入不到1万元。回忆起以前的艰难岁月,56岁的王世亮连连叹气。由于缺少技术,加上身体原因,王世亮打工的收入也极为有限,家里的开支却一天天增多,学费、药费、生活费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2017年,王世亮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之后,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开始针对他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
  “要让贫困户真正实现脱贫就要发展产业。”2017年,平安村“两委”经过多方考察,发现当地的温度与湿度适宜香菇生长,成立了村级平台公司——镇安辛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借袋还菇”模式,基地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生产菌棚、进行技术培训,借给贫困户菌袋,再以保底价进行回收,免除他们种植的后顾之忧。
  “两年前,村上鼓励我发展香菇种植时,虽然感兴趣,但是却有很大顾虑,因为以前种香菇都是在木棒上种植,看他们说什么菌棒啊、接种啊之类的,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种植的步骤,一没资金、二缺技术,能种成功吗?万一卖不出去咋办?”王世亮告诉记者,尽管很心动,但是他还是拒绝了村干部的建议,但村支书马年平三番五次的登门,从资金、技术、管理、出售等多方面向他详细介绍,让他的担心变成了放心,成了平安村首批香菇种植者之一。
  2017年底,王世亮与村上其他香菇种植户一起参加了村上组织的食用菌基地参观与技术培训活动,培训结束后他信心大增,2018年初申请5万元贴息贷款发展了3万袋香菇,边实践边学习,开始了自己的食用菌种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世亮的努力之下,他的菌棒当年出菇率达90%以上,实现大丰收,年底收入达3万元,成功脱贫。香菇扶贫项目的启动,让王世亮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2019年,他又将菌袋数量增加到4万袋。“从一个农民到现在的技术能手,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王世亮说。如今,平安村的香菇扶贫项目在菌棒研制、技术指导、规范管理等每个环节都不断优化升级,全产业链已具雏形。王世亮一家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2019年就收入5万多元。
  一朵朵长势良好的香菇见证着王世亮的努力付出,“现在政策这么好,我计划今年继续扩大菌棒种植规模。”脱贫后的他更加自信,干劲更足了。“收入增多了,房子也新装了,随后准备给儿子娶媳妇呀!”王世亮的媳妇夏宗秀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站在经过危房改造后的家门前,看着白墙红瓦的新居,一家人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