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桑树村
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黄丽
文章字数:1189


   
  深秋时节,笔者走进商南县富水镇桑树村,只见在312国道沿线建有规范化产业基地,村里水泥路四通八达,农家田舍干净整洁,生态环境清新优美,村民勤劳朴实,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生活景象。
  在桑树村的香菇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搬运香菇。在村民潘红英家的香菇棚里,只见她麻利地把菌棒上一个个肥厚的香菇摘入篮中,不一会儿就摘了一篮子。
  潘红英说:“我家种植香菇10多年了,家里孩子上学开销全靠种香菇。前几年只够家里开销,几次都想放弃出门打工,由于孩子没人管不放心,才一直坚持下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国家每年都会给我一些政策补贴,刨去成本、人工费用,一年还能存些钱。今年我们家种植了2万多袋,新鲜的能收获3万多斤,一斤3块钱,算下来收入差不多有10万块了。”
  近年来,桑树村除了发展种植业,还大力发展养殖业。在村集体的养牛标准化合作社,笔者看到一排排整齐干净的牛舍,一头头健壮的牛正大口地吃着农户手里刚收回来的新鲜红薯藤。“我们家的土地都流转给村上种植药材和猕猴桃了,做了一辈子农民不干活在家闲着难受。在这喂牛活不重,一个月还能挣1800元,加上土地的租金分红,家里生活开销绰绰有余了,我很开心、很满足。”在牛场务工的村民殷诗典一边铲着饲料,一边喜滋滋地说。
  桑树村党支部书记吕学敏说:“村集体养牛标准化合作社是今年才成立的,主要养殖西门塔尔肉牛,计划养殖200头,目前有45头。养殖场以绿色养殖的经营理念,把农户家里不用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和玉米芯、红薯藤等回收加工成牛饲料,牛场里的牛粪提供给农户用于种植农作物,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不但降低了成本,也强化了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养殖出来的牛肉品质很高、口感好,价格也高,能卖到45元一斤,养到1500斤左右就可以联系客商屠宰,一头牛算下来净利润有两万元左右。”
  近年来,桑树村大力发展“茶、菌、畜、果”等主导产业,带动村民持续增收致富的同时,还不断强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住房、道路、饮水等民生工程,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住房和生产生活条件。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变。村里先后建起了设施齐全的休闲小广场和文化馆分馆、老年活动中心等休闲娱乐场地,还成立了劳务公司专门解决村民就业难题。
  如今,桑树村发展猕猴桃基地200亩,红枫、海棠苗木基地40亩,肉牛养殖场5个共养牛500多头,中药材种植100多亩,茶叶种植1000多亩,香菇种植约2000万袋,引进企业入驻数家。桑树村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培育新型致富产业,使村民们人人有事干、家家有产业、户户有资产,全村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20年人均年收入达11800元,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吕学敏说:“下一步,桑树村将以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努力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特色’的新格局,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