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南“县学”与青山书院
雷家炳
文章字数:4644
  县学,系旧时供生员读书之所,是古代官学教育的基本形式。县学与孔庙合一,是各地县学的统一规制。其以儒家学说为国之正统教化之本,故亦称儒学、庙学或学宫。县学是县级最高学府与教育机构,科举制度童试录取后方准入县学读书,应试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儒童、文童,习惯称为童生。童生经过“童试”取得入县学资格,谓之“进学”“入学”或“入泮”,士子称“庠生”“生员”,俗称“秀才”。明清时期县学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岁贡在廪生中挑选,一般是挨次升贡,入国子监学习,通称为监生。监生在明清时期已是一种出身,可以得官,也可以通过科举做官。故此,秀才是功名的起点,县学成为科举的必由之路。
  商南的县学,系由首任知县郑瑛创建,地址位于今城关小学处,始于成化丁酉(1477)冬十月,讫工于乙亥(1479)秋八月,释菜礼即成(详见户部云南司政长安进士·萧谦撰《商南县创建庙学记》)。
  据嘉靖三十一年(1552)创辑之《商略·商南县集》载:“庙学在县治前,地广三十五丈,阔二十一丈。东南俱抵城,西北俱街民后墙,庙在前,学在后。”其主体建筑为:至圣殿5间,系奉祀至圣先师孔圣人的大殿;两旁配祀四配(颜渊、子思、曾参、孟轲)、十哲(即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字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座龛。戟门3间,大成门3间,即文庙的最后一道朱红色大门,每组扇门按照皇宫礼制共有108颗门钉,以此表示孔庙建筑规制之高。东西庑共22间,系奉祀七十子及春秋以来先哲先贤诸儒牌位的殿堂。殿左神厨3间,系专为祭祀时制作祭品的厨房。殿右神库3间,为存放祭器、供品与请神送神的仪仗器具等物品的专库。启圣祠3间,位于大成殿正后方,为主祀孔子之父叔梁纥之殿,配祀颜路、曾点、孔鲤、孟孙4氏;从食程饷、朱松、蔡元定3人。在戟门左西厢房3间、宰牲所3间,为宰杀用于祭祀的牛猪羊等牲畜的专设场所。在戟门右内厢房3间。棂星门3间,系位于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建筑。棂星又为天镇星、文曲星、魁星,象征着孔子可与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祭孔如同尊天。明伦堂3间,位于庙后,为学宫正殿,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的场所。博文斋3间,为切磋学理经术的地方。约礼斋3间,为习礼的地方。敬一亭3间,在明伦堂后,系祭天的地方。学仓3间,号房(学生宿舍)25间。东西门楼两座,儒学门3间。教谕宅在明伦堂东,前厅3间,后房3间,左右厢房6间;训导宅在明伦堂西,前厅3间,后房3间,西厢房3间。射圃正厅3间,名曰“君子亭”,在东庑后署,为习射练武之场所。颁赐书籍:《五伦书》一部8本,《性礼书》一部共18本,《纲目》一部共20本,《近思录》一部3本,《朝祭服图》一本,《大礼集仪并纂要》6本,《忠静官服图说》一本,《申说祀典》3本,《圣驾重幸大学录》10本,《汉唐品藻》一部6本,《小学集注》一部4本,《博物策汇》一部4本,《医方选要》一部10本。
  明代县学的师资设教谕一名,训导一名。教谕(正八品)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既是县学的行政负责人,又是县学的首席教师,还与知县、县丞、典史一样属于政府官员。训导是教谕的助手,也是教官,起辅助教谕的作用,一般从举人或监生中选拔。明时,倡导“政教合一”与“官师一体”化制度,施政治理与敦勉教化并举,知县也多亲自到学讲授。
  明代定制,县儒学名额为廪膳生20名,增广生20名,附生16名,其中武童生8名。教学内容一般规定为四书、五经、性理大全、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等儒家经典。生员在县学学习期间,要参加岁考与科考。科考在每届乡试之前举行。这两种考试都由省级主管学官(明代为提学官,即按察御史或按察史;清代为学政)主持。明代规定科考一、二等的可以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为科举生员。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乡试,凡本省的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的,均可应考。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逢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8月,分3场,考中者为举人,也叫孝廉,即取得了每3年在京城举行会试的资格。
  商南县庙学建立后,培养出了大批栋梁人才,自嘉靖庚子科(1540)李维祯首次中举后,人才辈出,仅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前取得功名,分别在外地州县任训导、教谕、主簿、照磨、吏目、县丞、知县的就达50多人(《商略商南县集》记载有名册)。
  嘉靖辛亥(1551年),知县李鸿渐又将庙学“易其旧而新之,至圣殿规模高大,雕刻玲珑,金碧辉煌,复之以绫幔,增之以铜鼎”,功大而制精,神悦而人欢。可惜崇祯六年(1633),商南庙学同城居一起在战乱中被焚毁,更加遗憾的是其间的学史资料被付之一炬而后世无存,直至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才移址于县治西(今县委大院)重新修建了文庙与儒学。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明令各省建书院,各省城皆始设置书院,后各府、州、县亦相继建书院。乾隆年间,官立书院盛兴,绝大多数书院成为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预备学校,而不复宋元时的讲学自由。商南县于乾隆十二年(1747)正月,将县衙西文庙学宫正式更名为“青山书院”。“至商州延师训诸生,陈大中丞颁各种书籍,公余诣书院讲习,奉豫章书院学约”(民国志)。
  道光十二年(1832),邑令胡大化在城内东南隅(现城关小学处)重建文昌宫,为九脊歇山式建筑,檐牙斗拱,朱柱画梁。有大殿3楹,高30米,宽20米,为2层楼阁式建筑;宫后修正室3楹,厢房6间。遂移青山书院于此。光绪六年(1880)庚辰,县令樊继英就文昌宫楼下作“至公堂”,两旁建号房18间,重门3间,头门3间,围墙一周,号桌号凳俱完善,从此“书院”与“考院”合归于一处。
  当时的青山书院,设山长一人,主持讲学事宜;教习(教师)分主讲、经长等职,多系聘请社会名流讲授,县令也兼讲课。如“文章冠绝一时”的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三角池河西的王肇基(字锡定)致仕后,县令王子陶慕其名,于光绪元年(1875)聘请其担任青山书院主讲数年。先后担任主讲的还有贡士出身、“品端学博”的富水潘友德,光绪乙酉科拔贡的湘河曹管青,咸丰年间贡生、“文章诗赋名于一时”的富水潘翊宸等。书院还设有“书斗”一人,具体办理考务;“首士”一人,负责管理学员生活。在书院学习的生员,一般是品学兼优的秀才,也有优异的童生,无严格定额,多则30余人,少则十几人。生员每月享有二三两膏银补贴不等,学习内容为四书、经史、八股文、五言八韵诗等,学习形式为平时自修课程,定期送交诗、词、赋、文章供批阅。每月定期开讲一次,每期考试两次,一次是由县令主持出题、阅卷、定等的“官课”考,一次为由山长主持出题、阅卷、定等的“师课”考试。学习年限以科举开考为限(3年),未中者允许再回书院补习,以待下科再试。
  晚清时,朝廷在维新运动推动下,“行新政,停科举,立学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又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新式小学堂。商南县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县令臧瑜委县城后营贡生赵士瑜,就青山书院考院改设“商南县小学堂”,就至公堂做讲堂,号房改为自习室,扩门外隙地作体操场。宣统三年(1911),县令刘庚年因“学室简陋,不符定章”之由,设法筹款,委劝学所董路炳文(富水王家楼人,清廪贡生)、堂长赵士瑜以及孔庙祭祀官璩祖環(龙窝梅子沟人),就学校东旁建讲堂两座,号房18间,围墙一面,门户、窗棂一律遵新式学堂,规模焕然一新,更名为“商南县高等小学堂”,自此“青山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
  据查考,曾担任过高等小学校长的有:曹宪章,字述先,湘河人,宣统元年由西安两级师范优级选科毕业;黄灿,字茨焜,赵川人,毕业于西安两级师范完全科;文思安,字钦斋,青山人,民国元年毕业于陕西省高级警察学校。教职人员有:金正熙,字缉亭,湘河文化坪人,于民国七年由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完全科毕业;阮恩庆,字佐廷,县城人,光绪三十三年毕业于西安师范简易科;曹子俊,字心斋,民国元年毕业于西安师范完全科;周子谦,湘河魏家台人,陕西师范学校毕业。这些人都是当年青山书院的学生。
  戊戌维新运动,在引进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民主思想的同时,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思想和理论也一起输入中国,女子教育逐渐被提上社会改革的议事日程,中国新式女子教育始兴。1907年3月8日,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规定凡是女子学堂学生,一律禁止缠足。当时举办女学成为地方政府的时髦之举,当作地方实行新政、立宪的主要政绩之一,因而客观上推动了各地女子教育的发展。商南县由中区区长赵小亭首先于城区旧儒学明伦堂创办了“商南县女子私塾学堂”。1935年,县文教科长田紫荣与其协商,将女子私塾改为公办女子学校,招生对象由面向官绅子女为面向社会,学生由自费改为公费,后于1941年并入了南街小学。后来,高等小学名称有过多次变更。民国元年(1912)改称“商南县高等小学校”,1923年改为“商南县高级小学校”,1933年又改称“商南县完全小学”,1935年10月,国民党别动队十九中队进驻商南县城期间,又改称作“商南县中山小学”,1945年改称“商南县层峰中心国民学校”,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商南县立初级中学始创于1941年。此前,各乡镇虽相继建起了中心小学,然而却无一所初中,家境富庶户子女小学毕业后尚能到商县、西安与河南开封深造,而贫寒子弟则升学无门。是年春,在县教育科长田紫荣倡导下,县政府召开各机关、乡镇长和各中心小学校长会议,作出了创建“商南县立初级中学”的《决议》,组成商南县立初级中学筹备委员会,推选县长杜得霖、教育科长田紫荣、财务委员会主任邱仁荣(字耀庭)、北街女小校长文思安(字钦斋)、民教馆长余炳寰5人为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一边向省教育厅报告,呈请批复立案、拨付开办费与补助款,一边积极筹措建校事宜。首先,将北街女校合并于南街小学,将文庙西侧女校作为新设的“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并将原女校校舍、桌凳、财产、器具与经费一律移交新设的初级中学接管。其次,领取省教育厅批拨的经费,购置图书仪器。再次,就是选定教师与进行暑假招生工作。当年秋正式开学,首次招三三级(系民国三十三年即公元1944年毕业班)初中生两个班,预录100人,实录为130人;除本县学生外,还有邻近的河南省淅川、西峡县与湖北省郧县、郧西县以及本省洛南县与丹凤的学生。校长由县长杜得霖兼任,教育科长田紫荣兼任教导主任。1942年由王统五任校长,1943年下半年后即由田紫荣担任校长。先后担任教导主任的有王统五、刘本先、余炳寰、吴明卿、冯勤先、邱庆勋、席炳南等,邱庆勋于1944年秋曾任代校长。
  1944年,首届三三级甲乙两班初中毕业。奉省教育厅指令,又增设一个50人的国民教师师资训练班,由余炳寰任班主任,吸收本县在任的小学教师或具有同等学历人员学习培训,学期一年。
  1945年春,日军攻占到河南西峡的八庙,商南已能听到炮声。危机之时,商南初中师生在时任代校长、教导主任邱庆勋与余炳寰带领下,于农历二月避迁至水沟张家祠堂,继而又辗转避迁到黑漆河方家湾,初中班驻方家祠堂,师训班驻刘家祠堂。7月间搭台演戏,欢送三四级初中生与师训班毕业。8月中旬,日寇投降后,初中遂迁回县城。当时驻东岗的抗日第七后方医院撤销后,将县立初级中学迁至原第七后方医院址(即现高级中学处)。根据省教育厅规定,又将原师训班改为“三年制简易师范”。至1948年,商南县立初级中学共招收初中生8班,毕业5班;师训班一班,毕业41人;简师班3班。期间毕业和在校学生达600余人,绝大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人民教师和革命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