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年时光,从春节出发
余显斌
文章字数:3277
  在小学课本里,曾经出现过一首诗,人人耳熟能详:“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人王安石写的。当时,由他主持的改革已经全面铺展开,无论国家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蒸蒸日上,他当然高兴,心情大好。恰逢春节,天气晴朗,阳光如练,汴京城中,千家万户喜乐融融,笑声飞扬,他挥笔写下这首诗,歌咏当时所见所闻以及内心的感受。
  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如此,概莫能外。
  春节,缘于感恩
  一旦提到春节,我们马上就想到了团圆,想到了阖家欢乐,想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对联贴门旁,想到狮子、龙灯和鞭炮。其实,这些都是后来随着年代的更迭、时间的延续,慢慢补充、添加上去的内容。
  春节刚出现时是没有这些内容的,因为,春节起初是为了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的。
  当我们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收获第一粒庄稼的时候,吹奏起第一片木叶的时候,升起第一缕炊烟的时候,他们是满怀感激之情、带着感恩之心的。他们感恩天地给了他们五谷,让他们能够生存下来,能够养育后代,繁衍生息。同时,他们感恩祖先,感恩父母,是祖先和父母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享受着幸福的生活,领略着美丽的人生。他们当然要祭拜天地,祭拜祖先。
  祭拜天地祖先是不能随意的,那样不够庄重,应该选一个最重要的日子,最神圣美丽的日子,于是,他们选中了正月初一。这一天是春天的开头,这一天也预示着所有生命的诞生,包括花儿草儿、鸣虫飞鸟以及走兽游鱼。
  在这天,他们早早起来清扫房子,清洁器具,准备食物,还有祭品。然后,将食物和祭品敬献给天地神祇,敬献给远去的祖先。敬献的仪式是非常隆重的,先得洗净双手,毕恭毕敬,再在祭桌上摆上各种食物,让神祇和祖先品尝,等于间接地告诉他们:自己丰收了,今年生活不错,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此后,相沿成俗,春节就慢慢地固定下来。
  春节的两大主题,从此也就成为中国文化中两大重要内容:一是天人合一,也就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另一个就是孝道文化。中国的很多节日或多或少都有孝的成分存在,敬重老人,孝敬父母,而孝道思想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则是春节和清明。“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生育我们,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推干就湿,受尽苦难,孝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应发自内心,毫不勉强。
  除此之外,春节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了,一年的轮回已经开始。此时冰雪即将融化,柳丝即将伸长,草儿即将发芽,花儿即将含苞。春节过后不久,细雨落下,草色返青,也就到了春种的时候了。随后,立春、雨水、惊蛰、春分……一个个节气有序到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节过后,勤劳的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耕种田畴了。在我的老家山阳,农人得趁着丝丝春雨落下之前种下土豆。土豆一般和着土粪种下,静静地睡着,到了春雨落下后就会发芽、吐翠、抽叶,就会生长。这个时候是耽误不得的。
  春节,始于民俗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先的春节并非都是正月初一。
  在远古时代,华夏大地交通不发达,南北东西,山势阻隔,湖泊纵横,流水汤汤,有的人老死不相往来,各地的风俗难以融合,人们的生活习性也各不相同,譬如吴人断发文身,入水利索;匈奴人骑马射箭,奔驰大漠;中原人荷锄田野,春种秋收。这些都是环境不同形成的,春节因而也时间不一,内容有别。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长剑出鞘,华夏一统,九州合一,五岭回归,文化的多元化也开始融合成一体。汉武帝认为,各地的节日尤其春节也应当尽快统一起来。于是,他颁布了新的历法,将正月初一规定为春节。
  从此,春节在华夏大地上统一起来,也渐渐被各民族百姓所接受。
  从此,到了正月初一,汉朝疆域之内,所有人家一片笑靥如花,一片歌乐之声,人们扫净房子,置备美食,全家一起穿着新衣,祭祀天地,祭祀祖先。汉朝人在《四民月令》里记载,春节的前三天,人们就开始沐浴准备,到了春节这天,无论大人小孩都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向神祇敬酒,祈求保佑。礼仪结束后,再给祖先敬酒,以表孝道。
  这些习俗从此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个民族的血脉,少不了文化的传承。我们无论行走何处,置身何地,谈到传统文化的时候,相互间就会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就会倍感亲切,就会拉着对方的手呵呵大笑。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一家人,是血脉相连不分你我的一家人。
  文化的一统,使得我们各个民族血肉相连难以割舍。文化的向心力是最为强大的,是坚不可摧的。
  春节,饱含人性
  汉武帝的时候虽然规定了春节的时间,却并未确定春节的活动内容。春节的内容,是随着时间的延续慢慢丰富着、慢慢充实着的。
  唐朝是个繁盛的朝代,万事讲求诗意,也讲求精致。此时,人们相聚的时候,开始品咂起屠苏酒,并吟诗歌咏了。屠苏酒,就是将一种叫作屠苏的香草浸泡在酒中,斟满饮下,用来辟邪。诗人成彦雄在诗里写道:“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他搞恶作剧,趁着大家都在忙着构思诗文时,自己先悄悄偷尝了屠苏酒,暗暗乐着,十分得意,还将这事书写下来,供朋友们读后一乐,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也是在唐朝,拜年已成为习俗。拜年的礼节起自唐太宗,有一年正月初一,他一早起来,坐在桌案前,挥毫落墨,写了很多贺岁的帖子,派人送给魏征、房玄龄、程咬金等大臣,表示对他们辛勤国事的感谢。这种优雅风气,很快就传遍了长安城,传遍了整个大唐,为汉文化里的春节增添了新的内容。
  到了五代,春联出现了。
  第一个贴春联的人叫孟昶,是后蜀国的国君,他的文笔很好,书法也不错,龙飞凤舞,翰墨流香。有一年春节,他漫步宫中,感受着节日的气氛,突然一回头,看见宫门上挂着的桃符白白净净的,显得过于单调,于是拿着笔,蘸了墨,在桃符上分别写了一句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两句诗对仗工稳,音韵和谐,自然清新,文字里带着吉祥和喜庆的意韵,和春节气氛十分吻合,于是就流布巷陌人家、柴门小院,大家也都开始纷纷效仿,这就出现了后世的春联。
  宋朝样样都想超越唐朝,诗词文章如此,书法绘画如此,节日内容也是如此。他们绞尽脑汁发明了爆竹,在春节期间,砍些青竹烧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很热闹,很好玩。可惜《清明上河图》里描摹的是日常生活,不是春节内容,否则少不了燃烧爆竹的画面。今日的爆竹就变了样,用火药、硫磺等制造,不但不安全,容易引发火灾,也容易伤人。一切的美好行为都应以文明为前提,以安全为基础,放爆竹也是如此。
  明清时代,春节开始贴门神,开始出现玩灯、舞狮子、划旱船等娱乐活动。这时灯光闪烁,鞭炮噼啪,锣鼓喧天,真有一种“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情景。
  此时的春节已增加了许多娱乐成分,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性化。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劳,粮食入库,种子入地,牛羊在圈,终于有了一点清闲时间,应该放松一下,享受一下生活的幸福和美好。春节,就是为了让人们休闲和娱乐的。
  春节,华夏同庆
  春节,古人称为元日,也有叫新元、岁节、年节的,名称很多,寓意相同,都包含着一元复始的意思。
  春节这个叫法,古代没有,李白没叫过,李商隐也没叫过。这个名称诞生于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将三千年封建帝制推下金銮殿,皇帝成为明日黄花,王朝成为高天流云。此时,世界交流日益密切,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再用夏历计时极为不便。为了和世界同步,计时一致,国民政府通过讨论开始运用公历纪年法,将一月一日定为岁首,称为元旦。同时,为了本国文化的继承,适应华夏大地的风俗民情以及农耕生活,将农历的正月初一仍定为元日,但为了区别于元旦的称呼,改称春节。
  春节一词从此正式叫开,传遍千家万户。新中国成立后,将之继承下来。
  元日虽然改为春节,可中国人对其重视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尤其时逢盛世,更是如此。每到春节,红灯高挂,龙狮起舞,举国欢腾,人人庆祝,家家欢笑。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春节。每到此时,国际国内,五湖四海,礼花绽放,笑声如潮。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热闹着世界。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更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中国人赠送给全人类的一份文化厚礼,我们应该很好地将之发扬光大,传承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