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位乡村医生的进与退
本报记者 张珍珍
文章字数:1339
  春暖花开时节,吃过晚饭,记者来到洛南县石门镇东山村。坐落在通村路旁一处平地上的村卫生所里,十来平方米的地方坐了好几个人,都是来找村医张新俊看病的。有人来针灸治风湿,有人来换药,有人来看感冒……
  几十年来,这里一直是村子上面沟沟岔岔赶集人歇脚必停的地方,也是附近村民头疼脑热必来之地。卫生所的医生张新俊在这里为大家服务有40年了。他今年71岁,附近村民几乎祖孙三代都找他看过病。
  来针灸的村民姚秀兰一听说要采访,就连声夸起了张新俊,说他不但医术好,并且耐心又负责,还讲起了当年张新俊给她的丈夫看病的事。
  十几年前的一天,姚秀兰的丈夫突发脑梗,头晕、流口水,继而卧床不起。那时候山村交通不便,有车的人也很少。丈夫发病后她立即找到张新俊。没有特效药,为了救人,张新俊就尝试针灸。他天天上门给姚秀兰的丈夫扎针,连续治疗了两年多时间,姚秀兰的丈夫恢复了正常。“新俊让我老汉又多活了七八年。”姚秀兰说。
  张新俊告诉记者,他当医生是受了奶奶和父亲的影响。
  他的奶奶年轻时是赤脚医生,父亲曾在石门卫生院西药房工作。他小时候一放学,就到药房去找父亲,逐渐对当医生产生了兴趣。和小朋友玩耍时,他也是扮作医生,给小伙伴看病。
  20岁时,张新俊的父亲因脑梗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母亲改嫁,留下他一人照顾父亲。他就成天看家里藏的医书,自学针灸、按摩,照顾父亲。后来有了机会,他到当时的洛南卫校医师班学习中西医结合。一年半后,他回到东山村医疗站当医生,医疗站加上张新俊只有两名医生。
  “过去给人看病,大多数时候都要上门,经常是半夜三更被叫起来。走在山里的羊肠小道上,背着15公斤重的药箱,背得肩膀疼。”张新俊说。那时候山上狼多,他晚上出诊,总是手里拿个棍子,用来防狼。路难走了,还要用棍子拨开荆棘才能前行。不论严寒酷暑,只要村民需要,他就立即出发上门问诊。甚至在田间地头、大路旁边都给患者打过吊瓶。穿坏了好几双雨鞋,背坏了3个药箱。
  他语速不快,面带笑容,那些艰辛说出来就显得稀松平常。
  行医多年,各种病症张新俊都见过,经历过。每次他都使出浑身解数来救治。
  有一次,一个村民生病,自己在家注射盘尼西林,结果恰好对盘尼西林过敏。幸亏注射针头小,注射计量少,才没有立即休克,但产生了浑身发痒等过敏症状。由于没有处理过这样的病例,张新俊便一边看医书、一边用药,经过一晚上不眠地看护,最终成功缓解了病人的症状。
  还有一位村民生孩子后,乳房堵塞,肿块难消,用药没有效果。张新俊切开肿块,清疮化瘀。一个多月,他每天来回8公里,到患者家里帮其换药,最终治好了她的病。
  “这样的例子可太多了,各种方法都用过。”回忆过去,张新俊笑着说,“但是现在,碰到不能精确诊断的病例,我主要是实施急救,然后帮助病人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对于这一点,记者没有理解。按理说,他行医年头久了,经验更加丰富,为啥反而把患者往外推。
  张新俊解释说,那时候条件差,为了救人没有办法,只能尽己所能去治。虽然治好了病,但有些治疗方法太过冒险。现在交通条件好了,医疗水平越来越高,现代医疗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了。
  “本事再大,也要运用先进仪器诊断,才能对病人好,不能耽误病人。”他说。
  现在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留下一些行动缓慢的老人。村民一个电话,年过七旬的张新俊依然带着药箱,上门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