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奋楫扬帆行致远
——我市二○二一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文章字数:3175
  本报通讯员 王关珍
  2021年,我市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创新实施了一批具有商洛特色优势的改革事项,谋划推动了一批关乎当前、影响长远的务实举措,改革成效不断凸显,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谱写出激情澎湃的华丽乐章。
  聚焦高质量抓改革
  增强经济动能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我市坚持以绿色循环为方向、以产业集群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向上。
  深化产业发展机制改革。出台《商洛市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二十条措施》,着力打造“3+N”绿色产业体系和17个重点产业链,商南县茶叶、猕猴桃入选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去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54万户、“五上”企业159家,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7.7%和11.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迈入全省第一方阵。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现代材料、现代医药、绿色食品三大工业支柱产业产值增长24%。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健全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常态化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观摩拉练等活动,大抓项目、快上项目在全市蔚然成风。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与西安、南京、杨凌等地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成立秦创原(商洛)创新促进中心,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培训认定高新服务技术企业15家。建立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完成技术交易合同34项,成交额1.72亿元,解决超细二硫化钼生产工艺等“卡脖子”技术35项,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持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在全省率先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盟,山阳县城关街办卜吉河社区、镇安县云盖寺镇岩湾村、柞水县下梁镇老庵寺村被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省级集体经济示范村。推行“五强化五确保”,加强动态监测和预警帮扶,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丹凤县打好家庭农场发展“3456”机制组合拳被省长赵一德批示肯定,被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经验作为地方典型被《中国脱贫攻坚精神》收录。山阳县建成大数据防返贫监测平台,将所有农户纳入监测范围,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镇安县“335”农村改厕模式入选全省十大典型案例。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通过强化“三个三”等创新举措,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受到省财政厅通报表彰。推进“税费种+业务事项”征管闭环管理机制,创新推行税收管理员“一册三码”管理模式、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的做法被新华网等媒体报道。
  聚焦优环境抓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环境是投资的“风向标”、发展的“晴雨表”。我市像爱护生命一样建设营商环境,像守护健康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大大激发了发展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了《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改革实施方案》《加快优化营商环境二十六条措施》,建立健全市县区长与企业家早餐会制度、营商环境举报投诉限时办理制度、营商环境舆情回应关切制度等,聚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通过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市县两级累计划转事项2133项。通过信息共享、业务集成、全程代办等方式,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制定主题套餐399项,群众满意率99%。探索“互联网+监管”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建成贯通市县镇的智慧监管平台,对全市12万户市场主体、3万多重点对象实行大数据、信息化、远程监管。
  深化开放招商体制改革。坚持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两端发力,把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实行领导带头、县区主攻、专班推进、部门协同的招商机制,创新“引落育用”回环式招引模式。去年全市共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8家、中国500强企业13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06.1亿元,增长20.96%。“三个精准”外贸新模式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1+11”协调推进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建立查事先查人、查人深查事的“双查”工作机制。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一,连续5年进入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被授予“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称号。柞水县聚焦木耳优势打造首位产业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发改委的经典案例,被命名为全国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聚焦惠民生抓改革提升幸福指数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群众的口碑就是改革的丰碑。我市聚焦广大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做起,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全面落实中央“双减”政策,569所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完善中小学招生制度改革,实现市内中小学网上招录,商南县入选全省“幼小衔接”实验区。
  深化卫健领域改革。建立健康商洛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加快丹凤、镇安两个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全面推行以二代居民身份证、院内就诊卡、居民健康卡为核心的“一卡通”实名制就诊服务模式。
  深化文旅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旅融合、产业融合,商南县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荣获全省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我市跻身中国乡村振兴新闻传播影响力百强市。商南金丝峡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山阳法官庙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聚焦善治理抓改革彰显公平正义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市坚持发扬民主、依法治理,着力抓好顺应群众期待的事实、创新治理方法的要事,公平正义更加彰显。
  推进民主法治领域改革。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稳步推进《商洛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商洛市养犬管理条例》立法项目。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探索“统战+”模式,引导民营企业家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柞水县金米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推进司法监督体制改革。探索公安机关派驻法治员制度,推行刑事案件“两统一”工作机制,建立执法公开“四项机制”接受监督。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案卡周校对、案件月分析、案卷季评查监督模式,严格落实民商事案件正副卷一并调阅制度。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规范“四类案件”监督管理办法、常见刑事案件证据标准指引等11项制度,进一步加强执法司法制约监督。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改革。在镇安县试点、全市推行“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1844”机制,被《人民日报》《法治日报》《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刊载报道,被评为全省优秀改革案例。探索建立的防汛救灾“人盯人”防抢撤工作机制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镇安县《构筑“六长”管理农村社会治理长效机制的创新探索》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推行“最多访一次”制度改革,法治信访、责任信访、阳光信访三大品牌建设保持全省领先。
  聚焦强党建抓改革优化政治生态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方式。我市始终坚持以党建制度改革为统领,在建上抓拓展,在用上下功夫,在强上求实效,推动政治生态更加清朗。
  深化基层党建改革。实行县区委书记领办基层党建五件实事、市直机关党建项目化管理机制,市县联动实施党建项目55个,实施党建项目化管理的做法被中组部《党建研究》刊发。出台发挥“两个作用”五条措施,创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工作,812个重点村选派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
  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实施“商山英才”计划,组织76支人才服务团,开展点对点技术服务178人次、服务企业163家,我市人才服务团带动乡村振兴的做法被《中国人才报》报道。
  深化纪监体制改革。持续提升“三化”建设水平,不断完善镇案县审、提级办理、交叉办案、办案协作区等制度。推行清单化明重点、单元制聚合力、项目化抓推进的机制,做实做细政治监督,推进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风正好扬帆,奋进正当时。2022年是商洛建设“一都四区”的起步之年,改革之于商洛更重要、更紧迫。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将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推进改革,为打造“一都四区”汇聚起磅礴之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