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生命韧性的诗性书写
——读陈仓的《月光不是光》
文章字数:1409

  秦延安
  在日前公布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擅长写诗和小说的著名作家陈仓,却以《月光不是光》夺得了散文奖,这是意料之外的必然,是情感的力量。书中,作者用诗性的语言和讲故事的技法,把大移民时代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和普通人的生存情感困境淋漓描摹,让我们看到城乡二元结构中底层劳动者的生命韧性和闪光点。
  该书为作者首部散文集,共收录了《我有一棵树》《父亲的风月》《哥哥的遗产》《月光不是光》《喜鹊回来了》《老家是座庙》《拯救老父亲》七篇大散文,全部是写城乡变迁的。作者对“离去——归来”这一古老而鲜活的重大命题的自觉承续和反复谱写,是因为它是榨取个人经验、寄托内心情感、链接城乡密码、观察世态人情、记录时代变迁的一个绝佳切口和载体。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愁,而是在思索着故乡衰败之下的灵魂归处。在书中,作者以自己的故乡塔儿坪为背景,回忆了父亲、哥哥及其他亲人,展现了父子亲情、乡土风情,讲述了改革开放至今城乡变迁给身在其中的主人公们带来的各种冲击和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城市这个循环过程中的人性冲突。这既是乡愁、亲情,对过往生活的依恋,更是对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和解之道的探求。
  用真情触痛读者的泪腺,是该书的成功之处。比如,《哥哥的遗产》讲述作者小时候与哥哥外出淘金,在遇车祸的关头,哥哥将弟弟推开,自己却丧失了生命。刚定亲的哥哥只有20岁,一条生命换来的仅是800块钱赔偿。这笔哥哥的“遗产”被作者作为怀念哥哥的唯一念想,一直储藏在心里。《拯救老父亲》讲述拯救病危父亲惊心动魄的过程中,当子女们在金钱与孝道、死亡与活着之间苦苦挣扎的时候,是永不放弃的爱。从死神手里抢回父亲,便夺回了故乡的存在。作为在上海生活了十几年的新移民,作者有着很深的农民般的故土情结,这种情结让作者把自己的血肉和情感融入故乡,一次次奔赴炼狱般的生活现场与精神困境,和底层人物一起承受和呐喊,不断对故乡进行回望和反刍,无论是乡村的守望者、留守者,还是城市的漂泊者、流浪者,都可以从中找到精神上的回乡路径。好文章靠的是情感的力量,审美的力量,是蕴藏其中的复杂多义、一言难以道尽的对人世的感慨,正因为如此,该书才俘获了更多读者的心。
  漂泊感是现代都市人无法摆脱的共同“精神疾病”,作者是位“把故乡在脊背上背着到处跑的人”。在书中,作者对城乡冲突进行了深度、不懈地开掘,在城乡的碰撞冲突中勘探时代难题、社会症结以及生存的困境。比如,书中《我有一棵树》讲述了一个农民、一个村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和形形色色的树木之间的命运纠葛,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月光不是光》讲述的是进城打工者带着孩子回乡寻根的时候,发现农村变成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乡的经历。《父亲的风月》讲述父亲到上海儿子家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又使人痛心落泪的故事。父亲苦巴巴地把儿子养大,希望他走出大山有出息,离乡的距离又是作者的乡思和孤独……在上海,作者早已过上了所谓有房有车的舒适生活。然而,那种对生命的无根之感依然时刻侵蚀着他。人在他乡的异地感、疏离感,焦虑感、无助感,让作者不由自主地怀念故乡,寻找精神的坐标和灵魂的归宿。正如作者所言,人世间永远不会失效的,除了善意还是善意,除了光还是光。这种带有人文关怀的共性,不仅是作者在异乡打拼成功的经验,也是人生的智慧。
  这是个求新、求快、求变的时代,让人眼花缭乱的事太多,但“头顶三尺是远方,地下三尺是故乡”,只有让生命的韧性焕发出光彩,我们才能走得更加坚实,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