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立三尺讲台 担时代使命
本报记者 王 倩
文章字数:860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心里充满了激动和期盼,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见证和参与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化,我们教书育人的平台更广阔了,孩子们的校园环境也越来越好了。”10月6日,苏妮一大早就赶到了幼儿园,准备着开学相关工作,她说,能在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里干着自己喜欢的事,她感到非常幸福。
  苏妮是商州区板桥镇中心幼儿园的一名教师,从教近10年,她对教书育人充满了激情和热爱。“我认为教师是最幸福的职业,因为常常会被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所感动,看到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心里所有的郁闷和不快都会被治愈。”苏妮说,2013年,她通过特岗教师考试被分配到商南县白鲁础九年制学校,那是商南县最边远的高寒特困学校,周边村子发展落后,学校里面各项设施也很简陋。“我记得很清楚,教师宿舍里连一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床都是课桌板子拼凑的。”初为人师所经历的困难和不便,苏妮至今还记忆深刻。
  “不过,大山里的学生很能吃苦、有志气,淳朴善良,他们缺的就是好老师的指引。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努力适应环境,尽自己一切努力,让乡村的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少走些弯路。”苏妮说,每一节课她都精心准备,让孩子们在风趣幽默的课堂环境里感受知识的奥秘,她还利用下课时间和学生聊天、谈心,和他们做朋友,从生活上的各个方面去关心关爱他们。随着时间推移,苏妮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对教育的热情也更加浓厚。
  两年前,苏妮来到板桥镇中心幼儿园,从一名中学老师到幼儿教师,苏妮的教学对象变了,但是她对教育的初心没变。“这几年,不论是在哪个学校任教,或是在哪个学段教学,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乡村教育的发展变化,从教学环境上的硬件设施,到有形或无形的教育资源,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苏妮说。
  “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不是只限于课堂中、课本上,更需要扎根大地、扎根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价值观教育落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作为一名基层乡村教师,我会永远保持教育者的初心,不负党的培养与嘱托,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人民教师的职责,勇敢担起新时代使命,为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断努力。”苏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