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庙 沟
郭 鑫
文章字数:1416
  庙沟没有庙,也没有溪流,是镇安县青铜关镇茨沟村里的一条旱沟。沟壑纵长狭窄,上陡下缓,雾罩子时常笼着沟垴山峦,是秦岭里很不起眼的一条沟壑。
  早年间,为了增加耕种产量,外公和父亲在庙沟开垦火地。砍伐靠近大石堡旁的林木,晾晒时日,一把火将那儿烧熟,灰烬成了天然肥料,这便是开火地。他们在火地里撒上种子,精心管护,无涝无旱的年月里,收获些能果腹的粮食和蔬菜。
  东方发白,外公和父亲带上干粮赶早去干活。晌午时分,我和弟弟给他们送水送饭,他们在大石堡旁的树荫下吃饭休息,我们在大石堡上攀爬玩耍。稍大一些,我和父母一起劳动。我一直很抵触去庙沟火地里干活,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陡坡庄稼地,与杂草树木共生,一遍草没锄完,后边的又发起来了,两遍三遍的在等着你,没完没了似的。我发愁什么时候才能干完活,什么时候才能有玩耍时间?愁苦闷在心里,也不说话。因此,父母和村人常说鑫娃子是个闷葫芦!
  偷闲时,我们常常玩弄着地上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蚂蚁。远眺山峦,在那遥远的蔚蓝天空里,有着渺小闪烁着银光的飞机高高飞过,划出一道长长的尾巴。一阵狂风吹过,突然变了天,山谷里的草木弯了腰露出白花花的肚子,发出哗啦啦的吼声。乌压压的云气势汹汹地涌过来,时不时,天空传来咔嚓嚓、轰隆隆的电闪雷鸣声。
  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收拾工具回家,但也不用太过着急。这是所谓的酝酿期,如同外婆蒸馍需要发酵一样,大雨来临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有时候,搞了半天排兵布阵,电闪雷鸣,俨然一个大军压境杀气腾腾的局势,最后却象征性地飘了几个雨点子。不一会儿,云层裂缝透出一道光,瞬间工夫,又阳光明媚。拿村里人的话说,这便是雷声大,雨点小。
  在庙沟开火地的有好几户人家。收成的前夕,为了保护好庄稼,他们在地里扎些假人吓唬野兽和鸟雀,还会搭棚子,晚上轮流看守。深夜,大家听到有牲口的声音,便拿起竹筒子,吹起长长的沉闷号子,声音在山谷回响,把野猪撵走。
  下雪天,村里人会到庙沟抓山鸡。那儿动植物繁多,药材益草齐全,山味野果丰富。沟里的黄栌木,树叶呈圆形,叶面上泛一层白白的粉,可以治伤痛。它的枝条韧性强,割麦时,用来捆麦把子,也是最为上乘的引火柴。秋天一到,黄栌木的叶子变得婀娜多姿,艳丽无比,成为秦岭红叶中的主叶,庙沟的沟垴也被它点缀得绚丽多彩。
  后来,我每次回茨沟时,都会抽空去庙沟看看。沟垴依然雾罩子笼着,但整个沟壑完全变了样,庙沟梁已是树木覆盖,曾经的火地长满了葛藤,大石堡也被藤藤蔓蔓包裹得严严实实。那一片老柏树林也不见了,听说被外地人买走做寿材。柏树是寿材里最好的料,不仅味道香醇,还耐腐烂。
  现在,村里很少有人种粮食,强劳力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老弱妇孺,除了种点平地,再就是拾掇一下房前屋后的菜园子。后来,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坡地、火地都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地。庙沟也因此彻底放飞了自我,回归了完全自由的状态,成了一方净土。
  村里人常说,城里过日子如同是在青石板上过活,不接地气,看着让人发愁。村里房前屋后,沟沟岔岔,勤快的人总能合理利用资源,吃用不缺。小时候,庙沟是我们的食库,供着人畜的吃食,更是村人的底气,随着四季更替,食物总是源源不断。
  庙沟虽然是秦岭里不起眼的一条沟壑,但在我心中,它胸怀宽广,容纳守护着沟里的父老乡亲,它是我内心深处最亲最近的沟壑。庙沟有我们喜爱的庙沟梁、大石堡和老树林,有我们需要的野山果、柴火和猪草。我们在那里耕种砍柴,采集山货;在那里偷懒玩耍,远眺发呆;也在那里彷徨惆怅,憧憬未来。

Copyright 2001-2021 商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陕ICP备12003132号 本站禁止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